美元兌日元日內走勢呈現明顯的探底回升格局,周二(8月26日)亞市早盤時段,受以下四點核心因素影響,價格一度快速下挫,最低觸及146.98。此後在100日指數移動平均線(EMA)(147.01)附近獲得強勁買盤支撐,買盤力量持續湧入,推動價格震蕩上行,不僅悉數收復日內失地,現已接近日內高點147.87,交投於147.79附近,日線圖呈一根帶長下影線的十字星線,技術形態得到顯著修復。以下將詳細說明影響美元兌日元走勢的四點核心因素。
市場對美聯儲獨立性的擔憂,令美元承壓
特朗普總統北京時間周二早間(當地時間周一晚上)在社交媒體發文稱,將解除庫克在美聯儲董事會的職務,此舉標志著特朗普試圖加強對美聯儲這一長期被視為獨立於政治決策的央行的掌控進入了新的階段。
特朗普在信中援引美國憲法第二條和經修訂的《1913年聯邦儲備法》 相關條款,稱其已認定存在「足夠理由」撤銷庫克職務。其理由是基於聯邦住房金融局(FHFA)局長比爾·普爾特(由特朗普任命)於8月15日提交的一份刑事移交材料,指控庫克在2021年涉嫌抵押貸款欺詐,即同時將密歇根州和佐治亞州的兩處不同房產申報為「主要住所」以獲取更優惠的貸款利率。特朗普在信中稱此舉「不可想象」,並質疑其「作為金融監管者的可信度」。
庫克的離任,疊加此前另一位由拜登提名的理事庫格勒于本月早些時候辭職,意味着特朗普在短短時間內獲得了第二個美聯儲理事席位的提名機會。他已提名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接替庫格勒留下的空缺。若特朗普成功罷免庫克並提名另一位與他政策立場相同的人選,他將有望在美聯儲七人理事會中安插四名由其提名的理事,從而顯著增強其對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影響力。
由於擔憂美聯儲的獨立性受到侵蝕,以及未來貨幣政策可能更傾向於政治需求而非經濟數據,即更大規模的降息,市場對此反應迅速,美元指數一度應聲下跌約0.35%至98.08,目前震蕩回升至98.40附近。
《華爾街日報》記者Nick Timiraos評論稱,此舉是「一場公然的勒索,也是試圖向政策制定者施壓、迫使其降息的行徑」。
此舉無疑將引發一場法律戰,庫克可能會通過訴訟挑戰總統解僱美聯儲理事的權力邊界,最終可能需由最高法院裁決。若特朗普最終成功,這將是其重塑美聯儲人員構成和推動其降息意願並可能長遠改革美聯儲制度的關鍵一步。
特朗普政府對數字服務稅的強硬立場再度升級
據彭博社報道,特朗普已威脅對採用數字服務稅的國家,在徵收關稅的基礎上,進一步施加「後續額外關稅」,並限制先進技術和半導體的出口,以報復打擊美國科技公司的數字服務稅。
此舉標志著美國在數字貿易領域的保護主義政策正進一步深化,這一威脅若付諸實施,短期內將加劇全球貿易緊張局勢,衝擊高度全球化的科技供應鏈,並可能引發相關國家的反制措施。並可能對全球科技供應鏈產生深遠影響。
市場對中美貿易關係的擔憂
特朗普總統周一在與韓國總統李在明於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舉行會談時,再次就中美貿易問題發出強硬信號。他警告稱,在中國加強對稀土開採管控的背景下,若中國拒絕向美國供應稀土磁鐵,美國可能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200%的關稅。
此番言論一出,市場情緒隨之轉向謹慎,投資者擔憂本就複雜的中美貿易關係可能再起波瀾。未來事態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美雙方的後續談判與戰略選擇。
日本國內政治日益穩定,推動日元短期走強
隨着日本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以及宣布旨在保障糧食安全和控制通脹的增加大米產量后,公眾支持率提高,日本政府支持率持續回升,共同為日元描繪了一幅短期可能走強的圖景。日元可能會上漲,這主要是由於市場信心的提振和預期改善。
然而,潛在的財政憂慮以及全球市場的波動依然可能制約日元的上升空間。雖然短期動能積極,但對日元後續走勢仍需保持觀察,重點關注政治經濟的穩固性及央行貨幣政策的實際走向。
美元兌日元日線圖
(美元兌日元日線圖,來源:易匯通)
北京時間12:14,美元兌日元交投於147.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