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真實社交」上發佈的信件中稱,美聯儲理事庫克「在金融事務中存在欺詐行為,甚至可能涉嫌犯罪」,並質疑其作為金融監管者的可信度,想以此為理由解僱庫克,而庫克的律師團隊隨即宣布將訴諸法律手段應對。這場圍繞美聯儲人事任免的爭端,可能為特朗普重塑美聯儲決策層創造契機。
背後的政治意圖清晰可見
若成功罷免庫克,特朗普將在七人理事會中掌控四席,形成政策多數,推動降息議程。他已提名親信斯蒂芬·米蘭接任阿德里安娜·庫格勒辭職留下的空缺,並公開表示希望降低利率以緩解住房成本壓力。「利率必須下降以應對住房成本。」特朗普強調,並透露可能讓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斯蒂芬·米蘭轉任美聯儲其他長期職位。財長貝森特正為即將卸任的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物色接班人,未被選中擔任主席的候選人或將安排至地區聯儲主席職位。
法律戰火點燃美聯儲獨立性保衛戰
美聯儲首位非洲裔女性理事庫克通過其代理律師洛威爾發表聲明稱:「將針對總統的解職企圖提起訴訟。」洛威爾強調:「僅憑一封移交信就試圖解僱美聯儲理事,既缺乏事實依據也違背法律程序,我們將通過司法途徑挑戰這種非法行為。」
這場爭端始於特朗普周二(8月26日)突然致信庫克,以其在2021年房貸申請中存在「欺詐性及可能犯罪行為」為由宣布解僱決定。庫克方面堅決否認相關指控,並強調總統無權單方面罷免美聯儲理事。
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聯儲歷史學者彼得·康蒂-布朗表示,庫克出任美聯儲理事已經過總統和參議院的審查,目前將任職前發生的事情認定為解僱原因並不合理。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阿倫·克萊因表示:「這是對美聯儲獨立性的致命一擊。特朗普的意思是,美聯儲應不惜一切代價執行他的意志。」
歷史性對峙牽動金融市場神經
此次事件是特朗普試圖擴大對美國政府機構控制的最新舉措。自今年初重返白宮以來,其已推動數十萬公務員離職,解散多個政府機構,並凍結國會批准的數千億美元支出。儘管特朗普在首個任期內就曾公開施壓美聯儲降息,甚至威脅解僱主席鮑威爾,但直接罷免理事的做法尚無先例。
市場對此反應卻比較平淡,周二華爾街主要股指波動平緩,美元指數小幅走軟。債券市場出現分化走勢:短期國債收益率下跌反映降息預期升溫,而長期收益率上升則暗示通脹擔憂再起。
法律與政治博弈的雙重困局
根據美國國會1913年通過的《聯邦儲備法》,總統只能「因故」解僱美聯儲理事,但法律並未明確「因故」的具體內容,且百年來尚無先例。特朗普任命的聯邦住房金融局局長普爾特率先提出庫克的房貸問題,並將案件移交司法部長邦迪處理,但司法部尚未表態是否介入。
美國國會民主黨籍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表示,特朗普的做法「公然違反《聯邦儲備法》,必須在法庭上被推翻。」
近期,特朗普因不滿美聯儲不肯配合他降低基準利率,多次猛烈抨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並呼籲他提前卸任。庫克曾表示,特朗普正在推進的貿易政策可能會抑制美國生產力,並可能迫使美聯儲在一個效率下降的經濟環境中提高利率,以遏制通脹。
這場關乎美聯儲獨立性的法律博弈,不僅可能重塑美國貨幣政策框架,更將考驗美國三權分立制度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