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美國財政年將於9月30日結束,政府關門風險攀升至50%以上,全球市場已感受到「政治地震」的震動。
現貨黃金盤中飆升至3825美元/盎司左右,美元指數(DXY)承壓下行,短期避險情緒主導。這不僅是捕捉黃金機會的窗口,也是考驗資產配置韌性的時刻。
特朗普逆轉決定:白宮峰會成「生死時速」
就在關門期限(10月1日凌晨)不足48小時之際,特朗普展現「交易本能」,扭轉此前取消會晤的決定,同意於9月29日下午在白宮主持「四巨頭」峰會。參會者包括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共和黨)、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約翰·圖恩(共和黨)、參議院少數黨領袖查克·舒默(民主黨)和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哈基姆·傑弗里斯(民主黨)。
這場會議是「最後一搏」,若無短期支出法案(Continuing Resolution, CR),聯邦政府將部分停擺,200萬僱員或面臨無薪休假甚至裁員。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稱此為給民主黨「回歸常理的機會」,特朗普堅信自己佔據強勢地位,民主黨將為關門背責。而民主黨回應冷淡:傑弗里斯強調不會接受「空頭支票」,堅持CR需包含醫療補貼延長。
美國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最新表態稱,「共和黨感受到了壓力,並同意進行談判。我們準備好行動了,是時候了。」
關門往事:歷史上的「短痛」與市場韌性
美國政府關門可類比為「預算大戰」導致的「行政停擺」:兩黨在支出法案上互不相讓,聯邦資金耗盡,非必需部門(如國家公園、部分行政服務)關閉,僱員無薪休假。自1976年《預算控製法》以來,美國已經歷20多次關門,多為3-4天,經濟損失有限(每周減GDP 0.1%-0.2%)。
自2023年以來,美國已多次面臨關門威脅或短暫停擺,但大多通過臨時法案化解,避免了大規模中斷。
最近幾次值得一提:2023年9-11月,國會因債務上限和支出分歧僵持不下,11月15日眾議院新議長邁克·約翰遜勉強通過臨時CR,將關門推遲至2024年1月,期間市場波動短暫,美元指數僅微跌0.2%,黃金期貨小漲0.5%。
2024年1月,關門風險再度逼近,但1月19日兩黨達成協議,簽署CR延續資金至3月,經濟影響微乎其微,股市甚至在談判期間上漲。
進入2025年,國會已連續通過三輪CR:第一輪從2024年10月1日至12月20日,第二輪從12月21日至2025年3月14日,第三輪從3月14日至9月30日結束財政年,儘管最後一份CR包含多項異常條款,但成功避免了實際停擺。
這些事件顯示,關門威脅往往是「雷聲大雨點小」——初期避險情緒推高黃金、壓低美元,但一經協議,市場即快速反彈。歷史表明,關門是「短痛」:初期避險推高黃金、壓低美元,但結束即反彈,股市、外匯視之為「噪音」。
本次危機升級:特朗普「解僱威脅」與醫保僵局
本次關門不同以往,特點更「狠辣」:白宮預算局(OMB)指示機構準備「永久解僱名單」(RIF),涉及30萬聯邦僱員,超越以往臨時休假,特朗普視關門為「清理腐敗政府」的機會。核心爭論在醫療:民主黨要求延長《平價醫療法案》(ACA)稅收抵免(年底到期,惠及2000萬中低收入者)並逆轉Medicaid削減,共和黨堅持CR后談並加收入限制。
對於關門的原因,部分人認為是共和黨「強硬」,部分人認為是民主黨「阻撓」。政治極化疊加「48小時倒計時」,關門或將延遲就業/PCE數據,影響美聯儲決策。
金融市場預測:黃金續沖、美元淺跌
本次關門對金融市場影響「淺層而短暫」,但避險情緒將推高黃金、壓低美元:
美元(DXY):已跌0.5%至近期低點,關門1周內或再貶0.4%-1%,因政治風險引發避險流出;但結束即反彈,長期看美聯儲降息預期(兩輪25基點)支撐美元。
黃金(XAU/USD):已破3812美元/盎司(本季漲45%),若關門發生,周回報可增2%-3%,或觸3900美元,警惕回調至3685。
外匯市場:歐元/美元、英鎊/美元或升0.3%-0.8%,VIX或增10%-15%。
美國銀行認為關門每周減GDP 0.1%,預測網站Polymarket預測關門概率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