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好環球

財務

打開
返回

商品價格難判斷,如何分析才是關鍵?

智昇 資訊
2025-10-02 20:42:49
2025年,據機構測算大宗商品價格風險在全球風險排序中位列第六,預計至2028年將攀升至第四位。當前,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與氣候擾動加劇供應鏈承壓,地緣政治緊張、關稅調整及極端天氣事件共同推升大宗商品價格,同時引發原材料供應短缺。

本年度《全球風險管理調查》數據顯示,大宗商品價格與原材料可得性仍是左右全球商業格局的核心變量。儘管部分大宗商品價格自疫情峰值有所回落,但另有品類價格已突破歷史高位;且受持續不確定性與需求波動影響,多數大宗商品價格仍高於2020年之前水平。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企業應對原材料短缺與市場不確定性的風險逐漸增大。影響風險格局的市場動態地緣政治緊張、勞動力短缺及氣候相關擾動正持續衝擊供應鏈穩定性。極端天氣事件不僅加劇原材料短缺,更推高多行業成本——涵蓋食品、農產飲料、汽車及製藥與生命科學領域,充分暴露全球供應網絡的脆弱性。與此同時,部分大宗商品關稅上調直接增加生產成本,對製造、建築等行業的競爭力構成顯著壓力。

受影響的大宗商品品類具體如下
能源類:2024年年中,地緣政治緊張與減產措施疊加,推動原油及精鍊品價格大幅沖高。當前,得益於供應充裕與需求放緩,世界銀行預測2025-2026年原油價格將呈下行趨勢;但需注意,天氣因素與升級的地緣政治風險仍使市場敏感度居高不下,波動態勢預計將持續。

金屬與礦產類:稀土、銅及多晶硅的持續性短缺,正對部分行業形成壓制——例如直接推高風電渦輪機與太陽能面板的生產成本桶鈷、鎳、鎢等金屬在科技敘事下價格暴漲。與之形成對比的是,2024年鋰、鈷、鎳出現階段性供應過剩,引發價格下行與產能收縮。

農業與畜牧類:受衝突地區供應鏈中斷、生物燃料需求波動及天氣條件影響,農畜產品價格仍維持高波動狀態。儘管部分品類價格有所回落,但脆弱地區的糧食安全問題依舊突出。損失與應對準備情況大宗商品價格波動與原材料短缺的破壞性正逐步升級。儘管60%的受訪者表示已制定應對預案,但近半數機構仍遭遇實際損失——且僅17%的受訪者完成風險量化評估,這意味着多數機構仍暴露於市場衝擊風險之下。

大宗商品變臉,企業受損嚴重
世界銀行最新發佈的《大宗商品市場展望》指出預計2025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下跌12%,2026年再降5%,同時2022年俄烏衝突之後,全球經濟反彈推動的繁榮周期步入尾聲,但是實際發展背道而馳,金、銀、銅等商品接連創高,除了工業需求外,也是承載流動性的優良載體。大宗商品投資中,更需要對品類持續的跟蹤以及對遊資邏輯反覆的思量。

在調查前12個月內,47%的受訪者因該類風險承受實際損失。60%的受訪者表示其所在機構已建立專項應對方案。應對大宗商品價格風險與原材料短缺的策略流動性水平、營運資金規模及融資渠道通暢度,仍是有效管理大宗商品價格風險與原材料短缺的核心要素。

應對策略
在進行大宗商品投資時,基本面分析可能是更加好的選擇,關注原材料庫存存變動的原因,甚至有時受全球氣溫上升與極端天氣事件頻發影響,都可能使大宗商品短期供給產生風險,同時觀察上下游業務中斷、供應鏈風險評估的情況,或者對企業潛在財務影響的全景的把握去綜合研判。

對於技術分析,個別商品等合約或許會因為大資金、主力的個人行為出現背離於技術面的走勢,今年大宗商品價格風險或原材料短缺風險的依然在上升,商品市場的價格有望繼續上漲。
分享至:
上一篇

歐元/美元外匯信號:在上升趨勢線上方呈極度看漲態勢

白銀在歷史高點下方小幅走高,交易員關注美聯儲、美元與黃金動向

下一篇
投資現在 成就未來
24x7
客戶支援
30+
交易產品
100+
每天行情分析
成為百利好專屬會員
免費體驗產品交易

自主交易及防詐提示:交易潛在風險,操作必須謹慎。確保交易自主,時刻妥善保管賬號及密碼,杜絕第三方操作。 了解更多

在線諮詢
下載APP
智昇直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