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10月2日),美元兌日元延續了前一日的小幅反彈格局,卻未能擺脫整體回調的陰影。自9月下旬觸及149.554高點以來,這對貨幣對已累計回落逾2%,市場情緒在美聯儲政策預期與日本央行動向間搖擺不定。與此同時,日本國債市場風雲突變,收益率曲線進一步扭曲,2年期與10年期利差收窄至歷史低位,引發投資者對流動性外溢的警覺。這種日債端的壓力,正從利率傳導機制悄然滲入匯率層面,強化了日元潛在的支撐力量。短期內,美元兌日元的技術結構雖顯示企穩跡象,但基本面信號指向更深層的調整風險,交易者需密切留意10月30日日本央行政策會議的蛛絲馬跡。
日債收益率飆升:BOJ「正常化」試驗的即時外溢效應
日本國債市場的最新動蕩並非孤立事件,而是日本央行推進政策正常化的直接鏡像。過去24小時內,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攀升至1.635%,拍賣需求創下2009年以來最低水準,2年期收益率突破0.95%關口,逼近2008年峰值,而30年期更觸及3.285%的紀錄高位。這種收益率曲線倒掛的加劇,源於投資者對加息預期的集體神經緊繃。知名機構的研究報告指出,三位董事會成員在9月政策會議紀要中明確表態,利率需儘快上調至0.75%,以提振實際工資增長並緩衝海外經濟低迷的影響。這番內部共識,不僅放大了市場對10月加息的押注,還通過產出缺口和潛在增長率的討論,凸顯了日本央行在失業率升至逾一年高點后的緊迫感。
從日債角度審視,這種收益率上行正逐步蠶食日美利差的寬度,後者作為美元兌日元的核心驅動因素,已從夏季高點顯著收窄。行長植田和夫在大阪的最新演講雖未直言加息路徑,但市場解讀為刻意留白,旨在為政策選項預留空間。日本交易員群體中,有人強調道:「收益率曲線扭曲正吸引外資短期套利,但若資本外流加速,將放大市場衝擊。」另一位活躍觀察者則補充,10年期收益率年底或觸及2%,這將進一步強化日元的避險屬性。疊加自民黨領導選舉的臨近,債市緊張情緒已外溢至股市,潛在的流動性從日本本土向美歐擴散,間接削弱美元的相對強勢。簡而言之,日債端的這些即時變化,正從利率錨定機制入手,悄然重塑美元兌日元的匯率生態,短期內或促使日元在利差壓縮中獲得更多喘息。
技術面剖析:布林中軌測試下的動能收斂
轉向240分鐘圖,美元兌日元當前價格147.281正緊貼布林帶中軌147.233,處於支撐與阻力的微妙轉換區。從9月26日高點149.554后的快速回落看,整個回調趨勢仍主導大局,近期K線雖勾勒出小幅反彈輪廓,但上方MA20與MA40的粘合,以及布林上軌147.738的壓制,形成了一道密集的短期阻力壁壘。若無強勁基本面助力,價格難以確立反轉邏輯,更可能在回調框架內延續震蕩整理。
MACD指標進一步印證了這一動能收斂態勢:DIFF線報-0.037,DEA線為-0.093,柱狀圖值微弱至0.056,位於零軸下方,雙線呈收斂之勢,即將醞釀金叉。但這種轉折信號尚顯稚嫩,空頭動能雖趨於衰竭,多頭積聚卻不足以主導,整體結構偏向中性偏多的等待突破形態。RSI(14期)值53.46,穩居50中軸附近,無超買超賣極端,強化了市場方向猶豫的判斷。結合前高147.804與前低146.585,短期阻力區間鎖定在147.70-147.90,這片區域不僅是布林上軌與反彈高點的交匯,還需通過K線上影線長度和成交量放大來檢驗多頭意圖;反之,下方支撐146.50-146.75,則涵蓋布林下軌146.728與前低,守住此線或構成假突破信號,暗示空頭進一步衰減。
此處技術面與日債基本面的融合尤為關鍵:若日本國債收益率持續上行,壓縮日美利差,日本央行干預預期的升溫將放大上方阻力的心理門檻。反之,美方通脹數據若偏鷹,短期或助價格試探147.90,但需警惕MACD金叉后的底背離風險——若突破失敗,回調或直指146.50防線。交易員的即時反饋,也呼應了這一邏輯:多位用戶指出,布林中軌的黏着測試,正反映市場對BOJ鷹派信號的消化過程,缺乏明確方向前,宜保持觀望姿態。
走勢展望:日債壓力下的漸進調整預期
展望未來數周,美元兌日元的技術整理或在日債收益率的牽引下,逐步轉向更明確的調整路徑。短期內,147.70-147.90阻力區的突破成敗,將決定震蕩是否演變為上行延續;但鑒於MACD收斂的微弱與RSI中性,結合日本央行10月會議的加息概率攀升,日元走強邏輯更佔上風,匯率或在利差收窄中測試146.50支撐。知名機構觀點認為,收益率曲線扭曲若持續,外資套利雖提供短暫緩衝,但資本外流風險將放大波動,年底10年期收益率逼近2%的情景下,日元中期升值潛力漸顯。
總體而言,日債端的即時外溢,正從政策信號與流動性傳導雙輪驅動,悄然重塑美元兌日元的平衡。需錨定BOJ紀要與失業數據,警惕自民黨選舉的潛在催化;若無意外,美日利差的進一步壓縮,將主導匯率向146.50區間靠攏的漸進態勢,而全球收益率波動的聯動,則可能在10月底前注入新一輪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