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余年來,美元始終佔據全球金融體系的王座,作為世界儲備貨幣,它構成國際貿易的支柱,將全球經濟緊密相連。但如今,這種霸權正面臨嚴峻挑戰。
俄羅斯公開呼籲終結美元霸權。由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組成的金磚國家聯盟,正在積極構建取代美元體系的全新方案。這反映了全球對單一美元體系的不信任和「去風險化」需求。
美元的統治地位已非鐵板一塊。事實上,美元匯率較2025年初高點跌幅已超10%——這是二十年來最劇烈的貶值周期之一。
在全球貿易和金融體系中,如果美元的使用份額下降,黃金作為一種中立、超主權的終極貨幣,其戰略價值將顯著提升。投資者和機構會增持黃金以對沖美元體系瓦解的風險。
若美國喪失貨幣霸權,美國或將面對:
進口價格將飆升:美國每年從海外採購約4萬億美元商品,其中絕大部分以美元計價。若美元失去國際貨幣地位,所有進口商品成本都將暴漲。石油、半導體、汽車、服裝及電子產品價格將全面飛漲,消費者購買力將大幅縮水。
軍事實力將受挫:美元霸權使美國政府能夠以極低融資成本維持年度軍費開支(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數據,2024年軍費達8500億美元)。失去這一優勢后,借貸成本激增將耗盡聯邦預算,導致軍事影響力萎縮。
國民財富將蒸發:進口成本上升將加劇通貨膨脹,海外資本拋售美債可能引發市場震蕩,這將侵蝕養老金賬戶價值,推動利率水平直線攀升。
在這種情況下,黃金作為傳統的通脹對沖工具,需求將會大增。
因此,10月21日即將啟動的「約克敦計劃」備受美國重視——這項特朗普隱而不發的金融戰略即將正式實施。該計劃目的為未來一百年的美元霸權地位築牢根基。
外國債務槓桿如何挑戰美元霸權
長期以來,其他國家通常利用美國對其資本的依賴性作為戰略籌碼。這些國家累計持有數萬億美元美國國債——隨後便能將此類債務作為懸頂之劍。
各國政府與境外投資者共持有約7.9至8.5萬億美元美國國債,相當於美國公開債務總額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主要債權方既包括日本(持有約1.1萬億美元)、英國等傳統美國合作方,也涵蓋中國等戰略競爭對手——儘管近期持續減持,中國仍持有數千億美元規模。
分析人士稱,在地緣政治緊張升級的時代,外國債權人可能將美債持有作為談判籌碼:通過拋售或減緩購債來威脅美元霸權。
如此龐大規模的外部融資凸顯出關鍵脆弱性:美國的經濟與地緣政治實力,直接維繫在其他國家持續購買美債的意願之上。
這會引發市場對美國融資能力的擔憂,削弱美元信用。黃金沒有交易對手風險,是純粹的實體資產,在這種信用危機中會成為資金的避風港。
美國保衛美元霸權:四頁機密文件背後的國家戰略
這一切都源於2020年底由特朗普及其核心財政團隊悄然擬定的四頁機密文件。其核心使命:構建終結美國對外國債權人依賴的新體系。
隨着拜登勝選及政府更迭,該計劃曾被擱置。但如今隨着特朗普重返白宮,這項戰略正提上日程——10月21日,它將正式啟動實施。
按照計劃,美國或將獲得以下優勢:建立國債剛性需求保障機制;維持低位融資成本;永久鞏固美元世界儲備貨幣地位。
這正是連102名眾議院民主黨人也跨黨派支持的原因,他們深知這遠超黨派政治範疇。
約克敦計劃的雙重影響
該計劃是試圖扭轉上述不利局面的嘗試,但其本身也會對市場產生影響。
如果市場普遍相信該計劃能成功鞏固美元地位,降低美國借貸成本,恢復對美元的信心,那麼黃金的避險需求會短期下降,可能導致黃金價格承壓。
然後,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大胆計劃,涉及「數萬億美元移動」,可能引發「爆發性增長」和「4萬億美元資本轉移」。
如此重大的金融戰略變革會帶來巨大的市場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是黃金最好的朋友,投資者會買入黃金來對沖政策失敗或引發市場動蕩的風險。
所謂「建立國債剛性需求保障機制」,在市場上很容易被解讀為一種變相的、由美國官方支持的「債務貨幣化」或量化寬鬆。這可能引發市場對美元長期通脹前景的擔憂,從而利好黃金。
該計劃能否順利執行、能否達到預期效果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如果執行過程中出現波折,如國債市場波動、利率意外飆升等,都會立刻提振黃金的避險買盤。
北京時間9:54,現貨黃金現報3915.20美元/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