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10月7日),現貨白銀北美時段圍繞48美元震蕩。此前白銀觸及高點48.748美元后回落,進入短線盤整。與此同時,外匯端的主導力量回歸——美元指數當日上行至98.50水平,加強了對白銀的壓制。
基本面
匯率與利率:美元在政治不確定與利差溢價雙因素推動下走強。法國方面,Sebastien Lecornu意外辭任總理引發對財政脆弱性的再定價;日本方面,高市早苗贏得自民黨黨魁選舉,外界預期將回歸「大規模財政+超寬鬆」框架,對日元形成壓力。強勢美元與抬升的美債收益率(10年期約4.17%,30年期約4.77%)共同削弱銀價的無息資產吸引力。
政策預期:儘管短線受壓,市場仍普遍押注年內美聯儲將轉向更為寬鬆,這為白銀提供中期墊底邏輯。機構層面,Commerzbank直言白銀「仍將受黃金影響」,並把年末目標上調至49美元、明年末50美元。
宏觀事件流:美國政府停擺進入第七天,參議院周一以52-42未能通過臨時撥款案;白宮提示若僵局持續,就業面臨結構性下行風險。總統特朗普表示願就醫保補貼與民主黨溝通以尋求妥協。這種財政與政治不確定性通常抬升避險偏好,但在美元走強階段,對銀價的正向影響被對沖。
央行溝通:本周多位美聯儲官員講話在列——包括Bowman與Bostic等;堪薩斯城聯儲主席Jeff Schmid強調「當前政策僅略偏緊」,並稱「通脹過高」,勞動力市場降溫與回到2%目標相一致。若講話釋放更明確的年內降息路徑信號,或再度點燃貴金屬風險溢價;反之,若鷹派意外增強,白銀或重演「沖高—回撤—回測」的節奏。
技術面:
日線圖顯示,白銀延續上升趨勢后出現高位整理。布林帶上軌49.175、中軌43.770、下軌38.366,帶寬顯著擴張,典型的趨勢推進期表徵。最新價緊貼上軌下方,昨日高點為48.748,價格對上軌形成「貼軌奔跑」。動量端,MACD指標顯示DIFF 2.104、DEA 1.817,柱狀圖約0.573,零軸上方擴大,動量仍偏多;但RSI(14)讀數約80.386,進入明顯超買區。綜合判斷:
阻力位:48.748(近端)、49.175(布林上軌/動態阻力),再上看50關口。
支撐位:47.80、46.0一線(前期小平台重心附近),強支撐在43.770(布林中軌/趨勢生命線);極端情形下,下軌38.366與前低36.942構成中期底部帶。
結構解讀:價格貼軌+MACD擴張=趨勢延續信號;但RSI>80提示「趨勢中的高波動階段」,最常見演繹是「沖頂—快照回撤—回測5~10日均線/中軌的上移過程」。若上破49.175且以實體K線收于其上,並在隨後1-2個交易日回測不破,才構成對50關口的有效挑戰;若再度受阻並收出長上影或「黃昏之星」組合,短線或轉入箱體化整理。
市場情緒觀察
近期行情呈「多頭市場情緒主導+避險敘事的相位錯位」。一方面,美聯儲年內降息預期、地緣不確定與機構上調目標價共同構建正向「共識」;另一方面,美元短線強勢與利率抬升構成典型的反向指標,壓制貴金屬邊際買需。量價邏輯對應為:上行過程中「量能前導」已兌現,RSI攀至80上方顯示群體心理進入「貪婪—興奮」區間,追漲意願高,但同樣意味着對負面催化的敏感度升高。
後市展望
多頭路徑:若美元指數自98.50回落,或美聯儲官員釋放明確的年內寬鬆指引,白銀有望重新上攻48.748並試探49.175;若放量陽線收在49.175上方,目標區間將擴展至49.50—49.80,屆時需警惕「假突破」與「放量衰竭缺口」。
空頭路徑:若美元延續強勢,白銀可能轉入「回撤—回測」模式,先看47.80,其後關注46.0一線的交易密集區;跌破則考驗43.770的趨勢生命線。中軌失守往往意味着從「上升通道」切換到「箱體或下降通道」的概率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