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馬克龍原定於周五(10月10日)舉行的政府首腦選舉旨在選出領導人,以帶領國家走出政治僵局,此舉暫時避免了新一輪選舉。
自去年馬克龍冒險提前舉行大選以來,法國政壇一直處於僵局——他本希望藉此鞏固權力,結果卻導致議會懸峙,極右翼勢力席位大增。
知情人士透露,馬克龍原定於周五北京時間20:30在總統府會見除極右翼國民聯盟和激進左翼不屈法國黨之外的所有政黨領導人。
馬克龍的辦公室表示,他將在周五晚上選出新總理人選。此前,他的第七任總理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尼因數月來在緊縮預算問題上陷入僵局,于周一宣布辭職。
這位中間派總統正面臨2017年上任以來最嚴重的國內危機,至今仍未向公眾發表講話。
作為馬克龍的忠實支持者,勒科尼同意多留任兩天以與各政党進行磋商。他在周三晚間告訴法國電視台,他對新內閣能讓支出法案在議會獲得通過持樂觀態度。
他的兩位前任因支出法案僵局下台,而他上周日公布的新內閣名單因未能與過去徹底劃清界限而受到批評。
擔任國防部長三年的勒科爾尼沒有透露下一任總理人選。
他聲稱自己的任務已經完成,但一些政界人士認為總統可能冒着激怒反對派、再次引發不信任投票的風險重新任命他。
其他人認為,曾在右翼總統希拉克和薩科齊手下擔任部長的博洛可能是潛在候選人。
但這位74歲的中間派人士周四表示,他對此毫不知情,與總統辦公室「零」接觸。
前社會黨總理貝爾納·卡澤納夫會是合適人選嗎?或是另一位社會黨人士——法國最高審計機構負責人皮埃爾·莫斯科維奇,能幫助整頓國家財政?
不應有野心?
勒科爾尼表示,修訂后的2026年預算草案可能于下周一提交部長會議審議,這是該法案在今年年底前獲得議會通過的最後期限。
這意味着新內閣將在本周末前宣布。
勒科尼周三提議可以任命一個更注重技術官僚的政府,其成員不應有參加2027年總統選舉的「野心」。
危機不斷升級,昔日的盟友也開始批評總統。
前總理愛德華·菲利普——下屆總統選舉的角逐者之一——本周早些時候表示,馬克龍應在預算通過後主動下台。但馬克龍一直堅持留任至任期結束。
極右翼政黨領導人瑪麗娜·勒龐本周拒絕參与勒科尼發起的協商會談,她于周三表示將阻撓新政府的一切施政舉措,「對所有議案投反對票」。
勒龐的反移民政黨「國民聯盟」認為,隨着馬克龍已任滿兩屆總統任期,2027年大選將迎來該黨掌權的最佳歷史機遇。
勒龐因腐敗案被定罪后遭禁止參選,但其30歲的副手喬丹·巴德拉可能成為替代候選人。
對歐元潛在影響分析
組建新政府而非提前選舉,暫時消除了極右翼勢力通過選票進一步壯大的直接風險,緩解了市場對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政治失控的擔憂。這為歐元提供了短期的喘息空間和空頭回補的動力。
前總理勒科爾尼關於組建「無政治野心」的技術型政府的提議,若成真,可能被視為一個致力於解決財政問題的務實信號,有助於穩定市場情緒。
即便新政府成立,其在懸峙議會中推動立法的能力依然存疑。勒科爾尼的兩位前任均因預算案僵局下台,新政府能否打破這一魔咒,是評估歐元中長期走勢的關鍵。
國民聯盟領袖勒龐已明確表態將「對所有議案投反對票」,這意味着新政府的任何重大立法都將面臨重重阻礙。這種持續的內部政治對抗,將制約法國推行必要改革的能力,對歐元的潛在價值構成持續壓力。
馬克龍已成為「跛腳鴨」總統,其政治影響力正在衰減。各政治力量,尤其是虎視眈眈的極右翼,已將焦點完全轉向2027年大選。未來三年的法國政治將充滿內耗,長期削弱歐元作為統一貨幣的政治基礎。
在政治妥協的壓力下,任何政府都可能難以推行嚴格的財政緊縮。市場將密切關注修訂后的2026年預算草案是否具備足夠的財政紀律,若令人失望,可能重新推高法國與德國國債的利差,對歐元構成壓力。
周五歐市時段市場反應明顯,歐元兌美元並未延續前四個交易日的下跌走勢,而是小幅走強,反應了基本面對歐元的支撐。
北京時間16:27,歐元兌美元交投於1.15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