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好環球
財務
今年北半球進入夏季以來,熱浪一浪高過一浪,國際氣象組織發出今年將發生中等級別以上厄爾尼諾事件的嚴重警告。全球範圍內溫室氣體排放控制一時成為國際輿論焦點。國際組織、氣象學家以及相關政府官員集體呼籲,全球傳統能源向綠色能源的轉換急需加速。
美歐碳稅加速 歐洲率先實施
5月16日,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法規案文被正式發佈在《歐盟官方公報》(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上,這標誌著CBAM正式走完所有立法程式,成為歐盟法律 。
CBAM將於2023年10月1日正式啟動、2026年正式實施。2023年10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為過渡期,在此期間,企業只需履行報告義務,即每年需提交進口產品隱含的碳排放數據,不需要為此繳納費用。
2026年1月1日起,企業不但要報告每年進口產品的碳排放數據,還要支付對應的碳排放費用。CBAM將從2026年至2034年逐步強化,推進速度將與歐盟碳交易市場中免費配額逐步取消的速度保持一致。
2022年6月7日,多名美國國會議員提出一項基於窄幅邊界調整的碳稅立法,也就是美國版的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該法案名為《清潔競爭法(Clean Competition Act,簡稱CCA)》。《清潔競爭法》是CBAM的一種形式,旨在減少氣候污染,同時通過新的激勵措施加強美國清潔製造業的競爭力。
歐盟與美國的碳稅立法有不少的共同點,比如產品清單和懲罰措施。如今,全球兩大發達經濟體雙雙在碳稅領域發力,留給發展中國家的時間不多了。
極端氣候引發危機 越南時隔7年買電
當前北半球正值夏季,在厄爾尼諾事件的加持下,基本位於熱帶地區的東南亞國家普遍經受著超過40度的高溫天氣,用電量激增。近年來經濟增長迅速被炒作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越南遭遇電荒。
據越南媒體報導,由於高溫熱浪引發居民用電需求激增,以及水電產出下降等因素疊加的影響,包括河內和胡志明市經濟區在內的地區輪流停電,以緩解電力供應緊張。
在此之前,越南的電力結構,月45%火電、26%水電、12%氣電、16%可再生電力,進口電力只占到0.7%。正常年份,越南電力能夠將將維持工商業以及居民的電力需求,可一旦遇到極端天氣,就會出現電荒。
今年5月23日,廣西與越南正式簽署110千伏深溝至芒街聯網工程購售電協議,時隔七年(2005年到2016年廣西通過中越電力聯網共向越南送電超11億千瓦時)重啟送電工作,預計月供電量3000萬千瓦時,第一階段送電量近6800萬千瓦時。
事實上,去年我國雲南省便已恢復了對越南的供電。2022年4月30日,中國紅河與越南老街220千伏電力聯網雙回線路的恢復運行,中越電力貿易全面重啟。
無論是歐美的碳稅加速,還是發展中經濟體的電荒,意味著全球綠色能源轉型必須加快,尤其是對發展中經濟體。更棘手的問題是,越南電荒凸顯了綠色能源的不穩定性。
那麼,綠色能源轉型的壓艙石是什麼?天然氣當仁不讓。
美天然氣價格從今年伊始到現在,基本在以2.5美元為中樞,上下波動0.5美元的箱體中運行。長期來看,國際天然氣價格必將走高。短期而言,較大可能延續目前的箱體震盪。
【重要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由第三方合作平臺智庫提供,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自主交易及防詐提示:交易潛在風險,操作必須謹慎。確保交易自主,時刻妥善保管賬號及密碼,杜絕第三方操作。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