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4月10日)出爐的美聯儲3月會議紀要揭示了一個殘酷現實——決策者幾乎一致認為,美國經濟正深陷通脹高企與增長放緩的雙重泥潭。面對這一「兩難困境」,部分官員警告,未來可能不得不做出「痛苦的取捨」。這場會議恰逢特朗普政府公布初步關稅計劃,政策不確定性加劇,迫使美聯儲採取「謹慎觀望」策略:既可能因通脹頑固而長期維持高利率,也可能因經濟失速而緊急降息。
1. 政策天平的兩端
面對特朗普政府3月公布的關稅計劃,美聯儲決策者一致選擇"謹慎行事"——既保留長期維持高利率以對抗通脹的選項,也為經濟惡化時的緊急降息預留空間。會議記錄特彆強調:"幾乎所有官員認為通脹風險偏上行,就業風險偏下行",這種矛盾態勢迫使聯儲同步下調2025年增長預期、上調通脹預期,並將年內降息預期從三次縮減至兩次。
2. 市場與政策的危險共舞
4月2日特朗普升級關稅攻勢后,美股上演"過山車"行情:暴跌后因90天關稅暫緩令單日暴漲6%,市場對降息的預期隨之調整。但會議記錄揭示,早在3月中旬股市大跌前,美聯儲就已警惕"金融市場突然重新定價"的風險,擔憂這種波動可能放大經濟衝擊。
3. 黑箱中的決策困境
"如果通脹頑固而增長失速,我們將面臨痛苦抉擇。"部分與會者的直言不諱暴露出政策困境。這種不確定性在紀要中被三次提及,甚至影響了對中性利率的評估——有官員建議重新審視這一關鍵指標,暗示美聯儲可能正在重構整個政策框架。
【總結】
當通脹鷹翼與衰退陰雲同時籠罩,美聯儲的會議紀要罕見展現出"雙線作戰"的緊迫感。從同步調整增長與通脹預期,到預警金融市場"重新定價"的連鎖反應,這份文件堪稱聯儲應對複雜局面的"危機手冊"。隨着特朗普貿易政策持續攪動市場,美聯儲這把"雙刃劍"究竟會斬向通脹還是衰退,將成為2025年全球經濟的最大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