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人周一(4月28日)迎來關鍵大選,而這場選舉的焦點竟被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爭議言論搶盡風頭!他不僅威脅對加拿大汽車加征25%關稅,更公然呼籲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州」,瞬間點燃加拿大民眾的愛國情緒。自由黨總理卡尼(Mark Carney)借勢鞏固支持率,而保守黨領袖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則猛攻國內經濟問題,選戰火藥味十足。
1. 特朗普「關稅+吞併」言論激怒加拿大
特朗普上周放話稱,可能對加拿大汽車徵收高額關稅,甚至暗示要用「經濟手段」讓加拿大變成「美國第51州」。周一,他更在社交媒體喊話:「選個有實力的領導人,稅減半、軍力免費升級、產業擴張三倍……不再有『人為劃定的界限』!"此言一出,加拿大政壇炸鍋。
自由黨:強硬回擊,主打「抗美牌」
卡尼發帖反擊:「舉起胳膊肘,加拿大!#Never51!」(「舉起胳膊肘"是冰球術語,象徵強硬對抗)。他憑藉G7央行行長資歷,強調自己最能應對特朗普的經濟威脅。
保守黨:聚焦國內,批自由黨「販賣焦慮」
博勵治怒斥特朗普「別插手加拿大選舉",同時猛攻自由黨在經濟、犯罪和住房問題上的無能,吸引大批年輕選民。
2. 民調膠着,自由黨小幅領先
Nanos最新民調:自由黨支持率42.6%,保守黨39.9%,差距僅2.7%。
EKOS預測:自由黨或贏下國會多數席位,無需依賴小黨執政。
3. 選民心聲:要穩定,還是要變革?
支持自由黨:「卡尼懂經濟,現在需要穩定!」(溫哥華37歲抵押貸款經紀人Andy Hill)
支持保守黨:「自由黨只會炒作『特朗普恐懼』!經濟才是關鍵!」(66歲選民Bob Lowe)
總結:大選結果今晚揭曉,加拿大能否頂住「特朗普風暴」?
這場選舉不僅是自由黨與保守黨的對決,更成了加拿大"國家尊嚴"的保衛戰。特朗普的狂妄言論意外助長加拿大民族情緒,但最終選民仍要抉擇——是選擇卡尼的「抗美穩經濟」路線,還是博勵治的「內政優先」策略?無論誰勝出,加拿大人都已用選票宣告:我們絕不做第51州!選舉結果將在當地時間周一晚間投票結束后,從東部省份開始陸續公布。選票採用人工計票。
分析師指出,若自由黨勝選:卡尼的政策偏向穩定,市場可能視其為"抗特朗普盾牌",加元(CAD)或小幅走強。但若特朗普後續加征汽車關稅,加元仍承壓。若保守黨勝出:博勵治主張"經濟優先",可能推出減稅等刺激政策,短期利好加元。但若與特朗普關係惡化,關稅風險仍存。
交易者需緊盯:選舉最終席位分佈(是否出現懸浮議會?)、特朗普後續表態(是否升級貿易戰?)、加拿大央行政策(若經濟受衝擊,會否提前降息?)。
北京時間09:17,美元兌加元現報1.38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