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央行本周或將再次降息,這將是2025年以來的第四次。在全球經濟放緩、美國關稅政策衝擊的背景下,這一決定可能標志著其貨幣政策轉向更激進的寬鬆路徑。
降息步伐落後,但可能加速
相比歐洲央行年內七次降息,英國央行一直保持謹慎,僅每隔一次會議調整一次利率。目前其關鍵利率仍為4.5%,遠高於歐洲的2.25%。但面對經濟疲軟和外部風險,政策制定者可能被迫加快行動。
摩根大通(JP Morgan)的經濟學家在一份客戶報告中寫道:「儘管自『解放日』以來,各央行在謹慎方面犯了錯誤,在增長下行風險日益增加之際僅進行了有限的降息,但他們的言論仍然偏寬鬆,我們預計寬鬆步伐將加快。」
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了一連串加征關稅的措施,他將這一天稱為「解放日」,其中許多措施隨後被暫停實施90天。
美國關稅衝擊成關鍵變量
儘管英國未被列入特朗普「高關稅清單」,但其鋼鐵、鋁和汽車出口仍面臨額外徵稅。更嚴重的是,英國高度依賴全球貿易的服務業可能因全球經濟放緩而受重創。雖然通脹風險尚未顯現,但增長前景惡化已促使央行轉向寬鬆。
Investec的經濟學家Sandra Horsfield說:「讓本月的決定變得容易的是,幾乎一切都指向英國通脹壓力下降的方向。」
政策轉向信號強烈
刪除「漸進」措辭:摩根士丹利預計英國央行將放棄漸進降息承諾,為連續大幅寬鬆鋪路。
分歧加劇:除一貫鴿派的Dhingra外,更多委員可能支持激進降息。
通脹矛盾:儘管工資和服務價格仍在上漲,但增長疲軟和外部風險或迫使央行妥協。
總結
本次會議不僅是簡單的降息,更可能是英國央行政策框架的重大轉折點。雖然其仍會強調「不確定性」,但刪除「漸進」指引、下調經濟預測等舉動,已暗示更寬鬆周期即將到來。在全球央行紛紛放水的背景下,英鎊和英國資產價格或將迎來新一輪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