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7月20日),日本參議院選舉結果震撼全球市場。執政聯盟遭遇歷史性挫敗,首相石破茂領導的自民黨-公明黨聯盟不僅未能保住參議院多數席位,更在眾議院同樣淪為少數派。這一結果直接衝擊日本金融市場,日元匯率出現「買預期,賣事實」行情,而背後的深層原因——反對黨主張的「寬鬆貨幣+減稅」政策組合,正將日本推向財政赤字與政策癱瘓的懸崖邊緣。
【選舉結果:執政聯盟「雙院失守」,政治格局徹底改寫】
周日的出口民調顯示,執政聯盟在參議院選舉中慘敗,失去關鍵席位。這意味着自民黨自2012年安倍晉三上台以來首次在參眾兩院同時失去多數黨地位,日本政壇正式進入「扭曲國會」時代。首相石破茂雖表態留任,但其政治權威已遭重創,黨內甚至出現要求高市早苗(安倍經濟學繼承者)接替的呼聲。更棘手的是,反對黨陣營提出激進的減稅與貨幣寬鬆政策,與執政黨的財政紀律路線形成尖銳對立。
【市場反應:日元暴跌、國債遭拋售,投資者提前「用腳投票」】
儘管日本股市因假期休市躲過首波衝擊,但外匯市場已率先「崩盤」。日元對美元匯率年內累計貶值超10%,而日本國債收益率則因財政寬鬆預期飆升。周一(7月21日)亞市早盤,美元兌日元一度低開0.64%,至147.87,目前小幅回升至148.32附近,日本大選結果反映出「因傳聞買進,因事實賣出」的反應。分析師指出,市場早已提前消化執政聯盟敗選的利空,但真正的風險在於政策真空期的延長——反對黨主張的消費稅減免(甚至參政黨提出的「廢除增值稅」)若落地,日本需發行更多國債填補財政窟窿,而該國政府債務已達GDP的2.5倍,全球最高負債率恐進一步惡化。巴克萊測算,消費稅若下調5%,30年期國債收益率將跳漲15-20個基點。
【內憂外患:貿易談判倒計時,政治動蕩雪上加霜】
選舉敗北的時機堪稱「災難級」——8月1日是美國對日本加征關稅的最後期限,石破茂政府原本希望在此前達成協議以提振支持率,如今卻因國內政治混亂陷入被動。瑞穗證券警告,若首相被迫下台,外資可能大規模拋售日股與日元。更諷刺的是,反對黨推崇的寬鬆政策雖短期利好市場,但長期將削弱日元信用,而美聯儲降息預期降溫的背景下,日元套利交易或加速資本外逃。
【未來展望:政策癱瘓or激進轉向?兩大劇本浮出水面】
目前市場聚焦兩大可能性:一是執政聯盟吸納小黨勉強維持政權,但政策推行效率大降;二是自民黨內部「換帥」,高市早苗上台重啟安倍經濟學,日本央行被迫加碼寬鬆。瀚亞投資分析師提醒,投資者需警惕「預期差」——選舉影響尚未完全顯現,而貿易談判與債務危機才是真正的「灰犀牛」。
【結語:日本站在十字路口,全球市場屏息以待】
這場選舉不僅是日本政治的轉折點,更可能成為安倍經濟學時代的終章。當「財政赤字貨幣化」遇上「全球去日元化」,這個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抉擇,或將重新定義亞洲金融格局。而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眼下絕非抄底日元的良機——風暴,或許才剛剛開始。
北京時間08:38,美元兌日元現報148.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