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勞動力市場表現:6–7月工資單就業僅減8000,職位空缺普遍低於疫前,私營薪資年增4.8%且動量走弱、年內或降至4%。分析多以11月降息為基準,但偏鷹溝通使決策高度數據依賴;若「更強就業+更高通脹」,降息或推遲至明年初。
勞動力市場:冷卻但不失序
6月至7月期間,英國工資單就業僅減少8000人,這是過去九個月里的第八次下滑,也是幅度最小的一次。考慮到工資單口徑存在向上修正的歷史規律,7月就業最終數據不排除略有增長的可能。同期企業調查顯示,用工意願自春季「嚴寒期」後邊際改善,勞動力需求的調整正從急性期轉向更為溫和的再平衡。
這與4月以來兩大衝擊相吻合:國民保險上調抬升用工成本,國家生活工資上調壓縮低薪密集行業利潤,疊加需求再平衡,過去12個月崗位流失主要集中在酒店餐飲等服務業。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收到的大規模裁員預通知並未顯著上升;小微企業更偏向通過自然流失、減少工時和凍結招聘來去槓桿,這種「靜默式」收縮弱化了失業對宏觀的衝擊,令「冷卻不失序」的特徵更明顯。
薪資與職位空缺:黏性緩解的關鍵線索
結構性指標繼續走弱:幾乎所有行業的職位空缺都已低於疫情前水平,且總體空缺的下行並未顯著放緩。根據Indeed的數據,相較疫情前,英國職位空缺降幅明顯大於美國、法國與德國。官方失業率雖年內上升,但其口徑長期存在可靠性問題,無法單獨否定「趨松」的方向性判斷。
宏觀含義在於薪資擴張動能將持續降溫。最新私營部門常規薪資年增速維持在4.8%,但月度動量已明顯溫和。若按當前趨勢推進,年內有望回落至4%或更低。對通脹路徑而言,這意味着服務項的成本壓力有望逐步減弱,但需要後續數據確認傳導是否順暢,以及企業是否通過提價維持利潤而延緩薪資降溫的實際落地。
政策路徑:11月降息為基準但受數據約束
在「就業邊際走弱但無系統性惡化、職位空缺持續回落、薪資黏性緩解」的組合下,分析認為英國央行在不犧牲通脹目標信譽的前提下具備在11月降息的空間,這構成基準情形。然而,上周會議釋放的偏鷹溝通提高了對後續數據的依賴度,顯示決策層在等待更清晰的薪資和服務通脹驗證。
若出現「就業改善超預期 + 通脹高於預期」的組合,11月或將按兵不動,降息推至明年年初;反之,若薪資與服務通脹繼續回落,降息窗口將更為穩固。對交易員而言,政策不確定性來源從「方向」轉向「節奏」,擇時權重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