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市場正處於一個頗具風險的時期——此階段市場往往會形成未來數月的趨勢,而美元正站在這一十字路口。
美元指數(DXY)的短期前景相當令人擔憂。上周晚些時候,受疲軟勞動力市場數據影響,美元指數跌破了自7月低點以來逐步形成的上升趨勢,跌至97.5關口。若該指數進一步跌破2022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7月低點96.3,將成為確認其轉入下跌趨勢的最終信號。
美元走弱的原因很明確:勞動力市場狀況比此前預期糟糕得多,這使得市場開始迅速重新評估美國貨幣政策前景。不過,當前這一相對小幅的下跌,可能具有重要的技術面意義。
從技術層面來看,這意味着美元存在進一步下跌的空間:可能跌至2021年低點90,甚至下探88區間——該區間對應今年上半年下跌行情的161.8%斐波那契回調目標位。

(美元指數走勢)
這或許將標志著美元開啟一輪大幅下跌。美聯儲編製的美元貿易加權指數(針對一籃子發達經濟體貨幣)的走勢呈現出「階段性波動、寬幅震蕩」的特徵:過去三年,該指數主要在110-120區間波動;2015年至2022年,大部分時間維持在100-110區間;而2014年時,其波動區間始於90附近。若該指數從當前水平再下跌2%左右,將跌破2012年開啟的長期上漲趨勢線。

(美元對一籃子發達經濟體貨幣匯率的走勢)
美元對一籃子新興市場貨幣匯率的走勢更為嚴峻。從歷史表現來看,新興市場貨幣大多對美元貶值。美元對新興市場貨幣的最新上漲趨勢始於2013年,但過去兩年,這一趨勢的支撐線已多次受到測試。自今年7月以來,相關美元指數再次在該支撐線附近震蕩。若跌破這一支撐位,將意味着美元對新興市場貨幣的匯率進入一輪為期數年的下行周期。

(美元對一籃子新興市場貨幣匯率的走勢)
考慮到8-9月(財年結束之際)是市場形成新趨勢的典型時期,上述風險更需警惕。
嚴格來說,在美元跌破關鍵支撐位之前,就斷言其「衰落」還為時過早。從當前位置來看,美元甚至可能成為一個具有長期上漲潛力的理想入場點。
然而,要推動美元走強,看漲美元的投資者必須改變當前市場的主流觀點——即「美聯儲將更積極地降息」。而且,隨着特朗普新政府任命的官員在美聯儲的佔比不斷上升(包括將於5月發生的美聯儲主席人事變動),未來要扭轉這一市場觀點將愈發困難。
美聯儲的這一系列人事調整絕非民粹主義舉措。鑒於美國累積的巨額國債以及財政整頓的不可能性,美國政府可操作的政策空間十分有限。目前可行的策略只剩下:通過讓本幣貶值、容忍更高通脹來減輕債務負擔並修正貿易逆差——這正是英國在1938年所採取的政策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