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9月12日),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BMD)棕櫚油主力合約FCPOc3收報4445林吉特/噸,當日下跌0.2%,周線微跌0.07%。市場在長假前交投趨於謹慎,技術指標呈現分化,暗示短期方向並不明朗。
假日獲利了結與需求疲軟成短期壓力
本周棕櫚油市場呈現高位震蕩格局。周五價格走低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響:首先,馬來西亞即將迎來9月15日至16日的公共假期,部分多頭選擇提前平倉鎖定利潤;其次,林吉特對美元匯率當日升值0.45%,削弱了以美元計價的棕櫚油出口競爭力;此外,8月末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攀升至20個月高位,且9月1-10日出口數據環比下降1.2%-8.4%,反映出短期需求尤其是印度採購動力不足。
孟買Sunvin Group商品研究主管Anilkumar Bagani指出:「林吉特走強以及主要目的地(尤其是印度)缺乏新增需求,對價格形成壓制,市場因此轉入負向區間。」這一觀點直接點明了當前市場的核心矛盾。
印尼政策與長期需求支撐仍存
儘管短期承壓,印尼政策動向為市場提供了潛在支撐。當地媒體報道稱,印尼能源部長Bahlil Lahadalia表示,可能在推行B50生物柴油計劃前先行將強制摻混比例提升至B45。若該政策落地,將顯著增加國內棕櫚油消費量。此外,印尼政府近期向國有公司Agrinas Palma Nusantara移交67.4萬公頃棕櫚種植園,累計移交面積達150萬公頃,這一舉措旨在強化國家供應鏈管控能力,長期或影響全球供應格局。
技術面與機構觀點分歧
場在長假前交投趨於謹慎,技術指標呈現分化:MACD柱狀線為-13.58,但快慢線仍位於零軸上方;RSI(14)讀數53.05,處於中性區間,暗示短期方向並不明朗。
從技術分析角度看,知名機構技術分析師認為,棕櫚油合約可能延續漲勢至4506林吉特/噸,因市場正在形成平坦型整理形態,暗示後市存在向上突破的可能。這一判斷與當前基本面短期承壓的現狀形成對比,需注意若突破未果,市場或面臨回調風險。
同期,相關油脂品種表現分化:大連商品交易所豆油主力合約上漲0.36%,棕櫚油合約微漲0.24%;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豆油價格亦上漲0.25%。這種差異化表現反映出全球植物油市場整體供需緊平衡的底色,但品種間替代效應仍將持續影響棕櫚油價格彈性。
展望:節后需求與政策落地成關鍵
未來一周,市場焦點將轉向節后出口數據的恢復情況以及印尼生物柴油政策的具體時間表。儘管短期庫存壓力和貨幣因素令市場承壓,但中長期來看,生物燃料需求擴張和產地國政策干預仍將構成重要支撐。交易者需密切關注馬來西亞9月下旬出口節奏變化及宏觀資金流向,短期波動率或進一步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