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3月以來,油價每當跌至65美元一線便會反彈,在過去的一年半時間裏,這一區域的關鍵位置始終未被有效跌破。當前,供需關係持續對油價形成壓制,使得油價難以呈現大幅上漲態勢。而此時正值OPEC+即將宣佈增產的關鍵節點,一旦增產,油價極有可能大幅下跌;然而,中東地區的炮火短期內難以平息,地緣政治因素又可能推動油價大漲,多空雙方展開瘋狂拉鋸。
非OPEC繼續增產 需求表現疲軟
在過去的兩年中,非OPEC+國家成為原油市場供應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其中包括美國、巴西、加拿大和圭亞那。今年,美國葉岩油的原油產量增加了35萬桶/日;巴西的多個專案將於2024年至2026年密集投入使用,預計將再增加30萬桶/日的原油產量;圭亞那的Yellowtail將在明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屆時將新增12萬桶/日。
據估算,非OPEC+國家在2025年將增加140萬桶/日的原油產量,這一數字遠超OPEC+國家預計增加的29萬桶/日。在需求方面,美銀美林預計,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僅增長110萬桶/日,與原油新增的供應量相差甚遠。如此一來,在2025年很可能出現供應過剩以及需求增幅放緩的局面,油價上漲面臨重重困難。
地緣局勢動盪 中東局勢緊張
上周三(11月27日),以色列和黎巴嫩簽署了停火協議。按照協議內容,以色列需退出黎巴嫩邊境。但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如果對方違反停火協議,將發動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在停火協議生效後,以色列四輛坦克再度開進黎巴嫩村莊,停火局勢依然不穩。
此外,敘利亞的叛軍發動大規模襲擊,外界猜測該地區局勢不僅沒有緩和,反而有升級的可能。從地理位置上看,敘利亞至關重要,它承接了兩條重要的從中東輸送至歐洲的原油管道,並且自身也是重要產油國。因此,原油供應中斷的擔憂再度升溫。
百利好特約智昇研究國際金融分析師歐文認為,如果地緣政治局勢穩定,那麼油價將主要受供需關係的影響。OPEC+大概率在接下來的大會上宣佈逐漸退出減產計畫(即增產),而原油需求較為疲軟,這就可能在明年的第二季度出現供應過剩的局面,油價下跌在情理之中。然而,地緣政治風險難以預料,緊張局勢可能隨時升溫,進而導致油價大幅上漲。多空因素尚未確定,油價將繼續維持震盪態勢。技術面,油價近一年半振幅收窄,大方向即將作出抉擇,下方關注65美元的支撐,上方關注72美元的阻力,若突破則看向80美元一線。
【重要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由第三方合作平臺智昇提供,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自主交易及防詐提示:交易潛在風險,操作必須謹慎。確保交易自主,時刻妥善保管賬號及密碼,杜絕第三方操作。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