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OPEC+緊急會議打破市場預期,宣佈從6月開始將原油日產量增加41.4萬桶,這一增幅較此前每月13.7萬桶的計畫擴大近2倍。消息落地後,國際原油期貨市場應聲暴跌,次日WTI開盤油價直接跳空低開,逼近此前55美元的最低點,下跌走勢仍未結束。
增產開始加速 過剩擔憂加劇
早在4月下旬,OPEC+增產預期已在期貨市場引發波動,而最終公佈的擴產幅度遠超市場預期,是5月增產量的三倍。按此節奏,OPEC+有望在年內回補2022年減產規模(220萬桶/日)的一半,進一步加劇投資者對原油供應過剩的擔憂。
沙特能源部長在此前表示,哈薩克斯坦和伊拉克多次產量超過規定配額,對此已是“忍無可忍”,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呼籲成員國遵守產量限制和補償計畫,已維持供需平衡。OPEC+向市場投向了一枚重磅炸彈,畢竟OPEC+擁有超600萬桶/日的閒置產能,曾經在2020年時,沙特與俄羅斯放棄減產協議轉而大幅增產,原油價格戰導致油價暴跌。
需求遭下調 關稅增加不確定性
根據IEA、EIA、OPEC三大機構4月月報數據,今年原油供應將分別增加115.7萬桶/日、134.85萬桶/日、147.79萬桶/日,對比3月分別下調35.26萬桶/日、6.78萬桶和增加49.84萬桶/日;EIA和OPEC對2026年全球原油供應分別預期增加124.82萬桶/日和103.93萬桶/日。
需求方面,IEA、EIA、OPEC月報預計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分別增加72.57萬桶/日、90.33萬桶/日、130萬桶/日,對比三月的預測分別下調37.15萬桶/日、48.94萬桶/日、20萬桶/日;EIA和OPEC預期2026年原油需求分別增加104.34萬桶/日和130萬桶/日。
宏觀層面,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關稅戰,一時間全球金融市場巨幅波動,導致經濟衰退的擔憂加劇。儘管特朗普在隨後宣佈“對等關稅”措施暫緩90天,但供應鏈重構已對全球經濟增長造成實質性衝擊。4月底公佈的美國第一季度GDP錄得-0.3%,創2022年以來(平均3%)的最低水準,進一步印證衰退風險。
百利好特約智昇研究國際金融分析師歐文認為,近年來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地緣局勢持續動盪,抑制原油的需求,同時非OPEC+持續增產,雖然OPEC堅持減產,但收效甚微。從4月開始OPEC+開啟增產模式(逐漸放鬆減產),全球原油供應將出現過剩,同樣不利於油價的上漲。
技術面,原油4月初跌破60美元,標誌著長達2023年以來的震盪區域下破,後續進一步下跌的概率很大,下方跌破55美元則看向50美元一線。
【重要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由第三方合作平臺智昇提供,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本文出自百利好,轉载請注明。
自主交易及防詐提示:交易潛在風險,操作必須謹慎。確保交易自主,時刻妥善保管賬號及密碼,杜絕第三方操作。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