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最近又一次選擇了"按兵不動",將利率維持在4.25%-4.50%的區間。這已經是今年第三次保持利率不變,顯然,美聯儲正在小心翼翼地評估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可能帶來的經濟衝擊。芝加哥聯儲主席古爾斯比直言,現在的經濟數據充滿了"噪音",美聯儲就像在迷霧中摸索,試圖找到那條真正的主線。
通脹數據"打架":總體降溫,核心指標卻依然高燒不退
最新公布的4月CPI數據讓市場更加困惑——整體通脹率同比僅增長2.3%,創下四年來的最低水平,主要得益於食品價格的下跌。然而,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脹率卻依然高達2.8%,遠超美聯儲2%的目標。這種"表面降溫、內部火熱"的局面,讓美聯儲的決策變得更加棘手。古爾斯比坦言,在如此動蕩的環境下,無論是企業還是央行,都很難對長期趨勢做出明確判斷。
美國經濟"冰火兩重天":拉斯維加斯擔憂衰退,阿拉斯加卻依然樂觀
舊金山聯儲主席戴利最近走訪了美國西部多個州,發現不同地區的經濟表現差異巨大。在高度依賴旅游業的拉斯維加斯,企業和消費者對國際遊客減少憂心忡忡;但在猶他州和阿拉斯加等地,經濟活動依然穩健,企業和銀行對前景保持樂觀。這種"局部降溫、整體尚可"的經濟格局,讓美聯儲在制定政策時更加謹慎。戴利強調,儘管民間存在擔憂,但硬數據尚未顯示出經濟明顯放緩的跡象。
美聯儲高層的"矛盾信號":一邊說經濟穩健,一邊警告風險暗涌
從美聯儲高層的表態來看,他們似乎陷入了某種"分裂"狀態——戴利認為美國經濟仍然"穩健",勞動力市場強勁,通脹正在下降;但副主席傑斐遜卻警告,企業和家庭的信心正在下滑,必須警惕經濟活動減弱的早期信號。更關鍵的是,傑斐遜特別提到,如果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持續加碼,可能會阻礙通脹回落,甚至導致物價再次上漲。這種"樂觀中帶着警惕"的態度,反映出美聯儲內部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正在加劇。
市場已開始押注降息,但美聯儲真的會出手嗎?
儘管美聯儲官方仍然保持"觀望模式",但金融市場已經按捺不住,交易員們普遍押注9月將是美聯儲首次降息的時點。然而,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市場預期和美聯儲的實際行動往往存在差距。如果通脹依然頑固,或者關稅衝擊導致經濟數據惡化,美聯儲可能會被迫調整政策。反之,如果經濟繼續保持韌性,降息可能會繼續推遲。這場"數據與政策的博弈",才剛剛進入關鍵階段。
結論:迷霧中的美聯儲,下一步怎麼走?
現在的美聯儲,就像一位在濃霧中前行的船長,既要提防暗礁(通脹反彈),又要警惕風暴(關稅衝擊)。9月是否降息,取決於未來幾個月的數據能否給出清晰信號。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在真正看清經濟走向之前,美聯儲不會輕易扣動扳機。投資者需要做的,就是保持耐心,因為這場"數據迷霧"可能還要持續好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