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好環球

財務

打開
返回

紀要暗示新寬鬆路徑,強勢歐元或提前引來降息?

智昇 資訊
2025-07-03 22:08:54
6月歐洲央行會議紀要透露出令人矚目的新信息:儘管整體政策仍被形容為「處於良好位置」,但「通脹目標下穿」成為核心討論點。多數成員對未來18個月通脹可能持續低於2%這一中期目標表達了擔憂,反映出對歐元區通脹慣性不足的隱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從紀要看,這不僅僅是對數據的短期波動解釋,而是關於貨幣政策框架是否需要更大靈活性的討論。分析認為若歐洲央行採納「價格水平目標制」,允許通脹在未來階段補償性回升,「短期下穿」將不至於引發過度政策反應。當前體制下,政策層仍傾向於認為,只要勞動力市場未現明顯惡化,低通脹風險總體可控。不過,分析師認為,能源價格波動和歐元走強所帶來的外生性因素,可能讓「暫時性」低通脹演變為更持久現象。

政策立場分歧:中性利率已是寬鬆?
紀要中對貨幣政策立場的表述同樣耐人尋味。儘管過去一年歐洲央行已連續七次降息,最近一次再次下調三大關鍵利率25個基點,內部卻仍在討論當前利率水平是否處於「中性」。部分成員認為,利率已接近或低於中性水平,意味着實質性寬鬆已在進行,尤其是在銀行信貸調查顯示放貸回暖的背景下。

值得玩味的是,行長拉加德曾公開質疑「中性利率」的可操作性,然而紀要中成員間的技術分歧表明,市場參与者不能僅僅依據發佈會措辭來預判利率路徑。分析師提醒,未來利率走向將更多受制於歐洲央行內部對「中性」定義的反覆博弈,尤其在經濟和信貸數據向好之時,內部對繼續放鬆的阻力或將增大。

少數派阻力與市場預期的雙向影響
儘管「幾乎所有成員」支持首席經濟學家連恩提出的最新降息建議,但仍有「少數成員」提出異議,指出近期通脹下修更多來自能源及匯率變化,未必反映需求疲弱的基本面。這樣的少數聲音雖不足以扭轉整體政策,但意味着決策層對未來是否繼續降息,存在潛在節奏和幅度上的變數。

更關鍵的是,紀要確認宏觀預測依賴於市場利率預期本身,形成了「預期影響預測,預測再影響預期」的循環。分析師指出,政策與市場之間的這種動態博弈,使得央行在指引路徑時更需謹防預期失調,尤其在預期已計入未來50個基點的進一步寬鬆背景下,任何意外的經濟數據或外部衝擊都可能迫使政策調整提前或加大力度。

強勢歐元的雙刃劍效應
歐元在6月會議后持續走強,紀要也坦承這一點對歐洲央行來說構成新的挑戰。強勢歐元不僅削弱出口競爭力,相當於對經濟徵收「隱形關稅」,更通過輸入性價格影響壓低通脹,令原已偏弱的通脹更易「下穿」。

分析師認為,雖然能源價格和匯率屬於外生變量,但其對物價路徑的傳導效應卻不容小覷。一旦強勢歐元持續,歐洲央行或不得不加大寬鬆幅度以對沖其對物價的抑制作用。尤其在貿易局勢尚未明顯惡化之際,若匯率繼續走強,單次降息可能難以穩住預期,進一步寬鬆或將在9月窗口出現。

展望:降息窗口與政策分水嶺
綜合紀要可見分析認為,歐洲央行當前處於關鍵的政策轉折點。一方面,結構性低通脹和強勢歐元正在為進一步降息積聚條件;另一方面,內部的分歧、信貸回暖及勞動力市場韌性又制約了過快放鬆的空間。分析師預計,若屆時未有新的財政刺激對經濟形成有力支撐,9月可能成為下一次關鍵降息時點,且寬鬆幅度可能取決於匯率及貿易狀況的演變。

紀要釋放出的信號是明確的:歐洲央行對目標通脹是否可容忍「下穿」尚未達成一致,而政策框架是否需要轉向更靈活的價格水平目標制,亦將在未來成為理事會內部重要爭論點。短期內,匯率走勢、信貸環境與市場預期間的微妙平衡,將決定歐洲央行在下半年是否繼續加碼寬鬆,為歐元區經濟提供更多緩衝。
分享至:
上一篇

一張圖:波羅的海指數因海岬型船運價下跌連續第七天下滑

白銀預測:多頭能否守住36.30美元關鍵點位以延續漲勢?

下一篇
投資現在 成就未來
24x7
客戶支援
30+
交易產品
100+
每天行情分析
成為百利好專屬會員
免費體驗產品交易

自主交易及防詐提示:交易潛在風險,操作必須謹慎。確保交易自主,時刻妥善保管賬號及密碼,杜絕第三方操作。 了解更多

在線咨詢
下載APP
智昇直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