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好環球

財務

打開
返回

通脹回落不等於無憂:歐盟經濟結構觀察

智昇 資訊
2025-07-07 20:11:47
2025年下半年,歐盟核心經濟體繼續依賴財政政策作為提振手段。德國推出總規模460億歐元的減稅方案,意在激活製造業投資,提振低迷的工業活力。企業在2025年起可抵扣新機械設備投資成本的30%,法人所得稅將在未來數年內由15%逐步下降至10%。新能源車購置和研發支出也被納入更優抵扣範圍。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這一系列政策釋放出明確的增長導向信號,但是否能解決德國當前製造業產能利用率下滑、出口訂單疲軟等結構性問題,仍存在不確定性。分析師指出,政策落地的滯后性與企業信心修復之間存在時間差,短期內增長反彈可能仍有限,政策效果更可能在2026年以後逐步顯現。在歐盟層面,現代化基金撥款36.6億歐元支持九國能源項目,多集中於中東歐。

通脹趨緩但結構風險猶存
整體通脹數據顯示歐盟正在經歷階段性緩解。2025年5月,年通脹率降至2.2%,略低於4月的2.4%,更明顯低於2024年同期的2.7%。這為政策制定者贏得一定迴旋空間。然而,這一表面趨勢背後存在較大區域差異,塞浦路斯(0.4%)與法國(0.6%)已接近通縮邊緣,而羅馬尼亞(5.4%)與愛沙尼亞(4.6%)仍面臨高位運行的價格壓力。

更值得關注的是工資端的數據。2025年第一季度,歐盟單位小時勞動成本同比上漲4.1%。其中羅馬尼亞、克羅地亞、保加利亞漲幅超13%,明顯高於歐盟平均水平。分析認為這種成本壓力若持續上升,可能侵蝕企業利潤空間,尤其是在勞動力密集型製造與服務領域,將面臨更大經營挑戰。

雖然失業率維持在5.9%,表現穩健,但分析師提醒,表面就業穩定可能掩蓋了部分結構性疲弱。例如部分國家依賴臨時或補貼性崗位支撐統計數據,實際勞動力參与率和生產率未見明顯改善。

能源結構調整的雙重現實
2024年,歐盟煤炭產量與消費量分別降至2.42億噸和3.06億噸,再次創下歷史新低。這一趨勢與過去兩年煤炭大幅下滑形成延續,表明傳統化石能源正在快速退出歐盟能源結構。與此同時,可再生能源發電已佔47.3%,而化石能源僅為29.2%,核能佔比為23.4%。

雖然轉型趨勢明確,但分析認為能源結構調整也帶來運行成本上升、電網穩定性壓力增大等現實問題。近期多個成員國出現局部電壓波動或負荷錯配,凸顯在能源多樣化背後,歐盟統一電力市場仍面臨基礎設施不均衡、調度效率不足等瓶頸。

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產業鏈在資本驅動下繼續擴張,但分析認為也存在產能過剩和價格波動的潛在風險,尤其在電價機制未完全市場化的背景下,行業利潤波動性可能加大。
分享至:
上一篇

連續降息預期升溫,澳洲聯儲步伐是否過快?

美元指數「攻防戰」!超買警告VS MACD金叉,多空誰將勝出?

下一篇
投資現在 成就未來
24x7
客戶支援
30+
交易產品
100+
每天行情分析
成為百利好專屬會員
免費體驗產品交易

自主交易及防詐提示:交易潛在風險,操作必須謹慎。確保交易自主,時刻妥善保管賬號及密碼,杜絕第三方操作。 了解更多

在線咨詢
下載APP
智昇直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