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特朗普政府今年對數十個美國貿易夥伴徵收了一系列新關稅,但美國各地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卻違背了許多經濟學家的預期,保持相對穩定。
經濟學家警告說,僅僅因為關稅尚未引發新一輪通脹,並不能保證今年晚些時候價格不會飆升。他們指出,最近的數據顯示,包括服裝、家居用品和電器在內的商品成本略有上漲。
關稅是進口商必須在邊境為進口商品支付的錢,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滲透到經濟中。這是因為企業往往試圖推遲將成本上漲轉嫁給客戶,以避免將市場份額拱手讓給競爭對手。
然而,專家承認,關稅尚未釋放出可能導致價格飆升的嚴重通脹壓力。就白宮官員而言,他們一直堅持認為,外國出口商,而不是美國消費者,將首當其衝地承受增加的關稅成本。
白宮發言人德賽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儘管人們對通脹和經濟衰退的預測悲觀,但自解放日以來已經過去了幾個月,通脹正趨向于特朗普總統第一個任期以來從未見過的年化通脹率,而最近經濟顧問委員會的一項分析發現,進口商品的價格實際上正在下降。」他指的是特朗普總統最初在4月2日宣布的基準關稅和其他關稅。
經濟學家認為,儘管美國徵收了幾十年來最高的關稅,但通脹並沒有大幅上升,有以下四個原因。
1、關稅並沒有許多人預期的那麼高
數據顯示,儘管特朗普總統多次威脅要提高進口關稅,但對美國進口商品徵收的實際平均關稅稅率並不像宣布的那麼高。
投資諮詢公司凱投宏觀的數據顯示,6月份美國進口商品的平均關稅稅率為9%,遠低於今年早些時候特朗普宣布一系列關稅舉措后許多經濟學家預測的15%。
巴克萊的經濟學家庫斯表示:「與其說對關稅的反應很低,不如說直到6月份,實際關稅稅率的提高相對有限。」
巴克萊和凱投宏觀都表示,美國的實際關稅仍低於此前的估計,部分原因是面臨更高關稅的國家向美國出口的商品減少了。相比之下,低於平均關稅稅率的國家向美國出口的商品更多了。
結果是:進口商品的平均關稅稅率低於許多經濟學家今年早些時候的預測。
此外,許多進口到美國的商品被免除了更高的關稅。巴克萊的數據顯示,在6月份衝擊美國零售市場的價值約258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中,只有48%被徵收了關稅。
巴克萊的分析師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表示:「雖然應稅商品面臨關稅稅率上升,但美國進口商品的很大一部分仍是免稅的,這是造成實際關稅稅率低的一個主要原因。」
2、在關稅上升之前企業進行了囤貨
美國零售商今年早些時候增加了庫存,因為他們預計特朗普政府將提高進口產品和零部件的關稅。專家表示,許多零售商仍在銷售這些非關稅產品,從而推遲了價格上漲。
例如,巴克萊的庫斯表示:「從加拿大進口的商品大幅增加,這些商品後來將在關稅啟動之前被徵收關稅,也許5月和6月這些商品的進口量相對較低,這表現為應稅商品數量較小。」
專家警告說,零售商最終將耗盡這些今年早些時候進口的低成本商品,這可能導致未來價格上漲。
3、零售商暫時正在消化成本
許多零售商暫時正在承擔額外的關稅成本。
投資諮詢公司凱投宏觀的分析師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表示,企業「一直願意通過降低利潤來吸收最初的衝擊,我們懷疑這基本是暫時的,因為這些企業在等待關稅稅率更加明朗化。」
他們表示:「但從長期來看,我們質疑這是一個可持續的結果。隨着未來幾周關稅水平的不確定性有所緩解,對於零售商來說,未來一兩年的利率會更加明朗化,我們預計會有更多企業提高價格。」
4、關稅往往會逐漸推高通脹
關稅通常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滲透到企業的供應鏈中,並體現在消費者在商店支付的價格上。
達拉斯聯儲6月份的一份報告指出,關稅的全面影響不會立即顯現,但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在關稅生效大約一年後見頂。這意味着,在今年晚些時候和2026年之前,美國今年徵收的任何關稅都不太可能對通脹產生太大影響。
凱投宏觀的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到目前為止,關稅對最終消費者價格的傳導作用有限,但我們仍預計其影響將在今年下半年逐步加大。」
最後一種可能性是,特朗普政府轉向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將引發另一輪嚴重通脹,這種擔憂被誇大了。白宮堅持認為,這種轉變將保護就業機會,使美國在全球更具競爭力。
白宮發言人德賽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政府一直堅持認為,關稅成本將由那些依賴進入美國經濟體的外國出口商來支付,美國是世界上最好、最大的消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