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8月29日),美元/加元(USD/CAD)圍繞美國7月PCE通脹與加拿大二季度GDP展開博弈。PCE年率維持2.6%,核心PCE年率回升至2.9%,月率分別為0.2%與0.3%。加拿大二季度實際GDP環比下滑0.4%,出口驟降7.5%,庫存累積增加300.1億加元,私人部門資本開支走弱,年化增速-1.6%。
美國與加拿大的增長差異被進一步放大:美國二季度經二次估算年化增速3.3%。在此背景下,美元/加元30分鐘圖圍繞1.376一線震蕩,短線波動率自低位抬升,交易員聚焦9月議息前的利率路徑定價與加拿大央行潛在更早/更深的寬鬆風險。
基本面
美國方面:7月PCE通脹結果整體「符合預期」。核心年率2.9%較6月的2.8%小幅抬升,月率0.3%延續溫和節奏;頭條年率穩定在2.6%,月率0.2%。結合傑克遜霍爾上美聯儲主席較為溫和的表述——強調勞動力市場下行風險上升、並認為關稅因素對通脹的衝擊或偏短暫——市場繼續保持「9月降息25bp」的主流共識,但對全年累計降息幅度與節奏仍存分歧。PCE讀數並未觸發美元方向性波動,更多體現為利率終值與路徑的再評估:一方面,核心通脹「黏性」尚未完全消退;另一方面,就業與需求動能已顯放緩,限制了美債收益率上行的持續性。
加拿大方面:二季度GDP環比-0.4%顯著弱於一季度+0.5%,出口下滑與設備投資疲軟共同拖累實體活動;企業去庫存對增長形成掣肘,而居民消費在工資增速僅0.2%的背景下回升至1.1%,更多體現為結構性「擠壓」而非總量擴張。與之對照,美國經濟年化3.3%的韌性擴大了兩國增長利差,市場迅速上調了加拿大央行相對美聯儲的「提前/更大幅度降息」定價,壓制加元反彈延續性。
整體而言,PCE「靴子落地」后美元並未明顯受挫,而加拿大增長意外偏弱使得USD/CAD上方回撤空間受限,匯價更多呈現事件驅動下的區間拉扯格局。
技術面:
30分鐘K線顯示,布林中軌位於1.3752,布林上軌1.3766、下軌1.3739;最新價圍繞1.3760震蕩。盤中曾上沖至1.3778后快速回落,確認上軌附近的第一重阻力;下方在1.3736與1.3740形成雙低點共振支撐。MACD方面,DIFF=0.0002、DEA=0.0000,柱狀圖轉正至0.0004,顯示動能由負轉正但強度有限;RSI(14)約53.7,略偏多但未進入超買區。
形態上,布林帶此前經歷「擠壓」後邊際張口,疊加「上沖受阻+回踩中軌」的節奏,更像是一段自低位(1.3736—1.3740區)啟動的技術性反彈,尚未演變為明確的趨勢反轉。
價位層面:1.3752為當下的樞軸位(布林中軌);上方阻力依次為1.3766(上軌動態阻力)與1.3778(當日高點);若放量突破,則進一步關注左側高點1.3857的歷史阻力磁性。下方支撐關注1.3740與1.3736的「雙底頸口」,一旦失守,則布林下軌1.3739與中短線低點將構成壓力反轉,技術性回撤風險加大。整體量價與指標結構共同指向:多空拉鋸下的「窄幅上移區間」,需要藉助基本面催化或量能突破確認方向。
後市展望
多頭展望:若後續美國數據在就業與服務價格上維持韌性,同時美聯儲雖開啟降息但強調「循序漸進、數據依賴」,美元利差與真實收益率仍具韌性;疊加加拿大數據繼續確認外需疲弱與企業投資承壓,則USD/CAD有望延續「台階式抬升」。技術上,一旦有效站上1.3778並企穩于布林上軌之上,價格將進入「上軌行走」狀態,下一關注點上移至歷史阻力1.3857;若期間MACD同步放大正柱並出現DIFF對DEA的「二次金叉」,多頭動量將獲得量化驗證。不過,需要強調的是,短周期的趨勢延續仍取決於量能突破,若量能不足,突破易演化為「假突破+回測中軌」的震蕩加長。
空頭展望:若美國後續數據指向需求降溫更快、或聯儲前瞻指引釋放更強「寬鬆傾向」,則美元回落疊加風險偏好修復會壓制USD/CAD;與此同時,若加拿大公布的高頻數據出現「邊際改善」,則更易觸發短線的殺多回撤。技術上,若1.3752中軌被放量擊穿,且1.3740/1.3736的共振支撐失守,布林下軌1.3739將從「動態支撐」轉化為「上方阻力」,結構性回撤將指向前期密集成交區的回補需求。指標側,一旦RSI跌破50且MACD柱狀圖重新轉負並擴大,空頭將獲得動量共振。不過,考慮到加拿大增長的基本面牽制,空頭想要演繹為「單邊下行」,仍需外部大幅利好加元的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