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9月1日)晚間,全球債市的震動成為主導市場情緒的關鍵。在長端歐債收益率持續上行、部分國家國債收益率刷新多年高位的同時,歐元兌美元的走勢也受到顯著影響,展現出技術面與基本面交織的複雜局面。
歐債收益率:財政憂慮與數據利好雙重驅動
當前,長端歐債收益率的攀升並非空穴來風,其背後是全球範圍內對政府債務水平的普遍擔憂,以及歐洲經濟最新公布的強勁數據所帶來的雙重影響。
首先,基本面的核心驅動力在於財政風險。以德國為例,其3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盤中一度觸及14年來的高點,儘管隨後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徘徊。法國和荷蘭等國的長端收益率也已刷新201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這種趨勢的延續,使得長期債務在發達經濟體中普遍承壓。一些知名機構的資產管理專家表示,在全球市場相對樂觀的背景下,債券市場的劇烈波動可能是他們最為擔憂的風險之一。
其次,歐洲經濟的最新數據也為收益率的上行提供了支持。歐元區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升至50.7,創下三年多來的新高,這表明歐洲經濟活動正在加速擴張。強勁的經濟數據往往會削弱市場對央行進一步寬鬆的預期,從而推高債券收益率。
值得注意的是,法國的政治局勢也為歐債市場增添了不確定性。總理巴伊魯的少數派政府面臨9月8日的信任投票,其未來充滿變數。這一政治風險加劇了投資者對法國政府債券的避險情緒,導致德法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擴大。儘管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已明確表態正在密切關注這一利差,但一些分析機構仍認為,如果法國提前舉行議會選舉,該利差可能進一步擴大。
歐元走勢:技術面強勢突破,靜待美國數據指引
在歐債市場承壓的同時,歐元兌美元的走勢卻顯示出韌性。從技術面看,歐元兌美元已突破關鍵阻力位,上行風險依舊顯著。
技術面分析:
根據日線圖,歐元兌美元(EUR/USD)的最新報價為1.1713,日內上漲0.27%。該貨幣對的走勢已經突破了多個重要均線,顯示出強勁的上漲動能。50日均線(1.1664)、100日均線(1.1514)和200日均線(1.1039)均提供了堅實的支撐。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當前報價已遠高於這三條均線,表明中長期上升趨勢非常明確。
從更微觀的層面來看,歐元兌美元正逼近此前的盤整高點1.1743。一旦有效突破這一位置,下一個關鍵阻力位將指向年內高點1.1830。這對於多頭來說無疑是重要的信號。
此外,MACD(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指標也發出了積極信號。MACD柱狀圖顯示,DIFF線(快線)和DEA線(慢線)均位於零軸上方,且DIFF線(0.0014)高於DEA線(0.0009),形成了金叉形態。儘管金叉數值不大,但其方向性非常明確,表明多頭力量正在積聚。
基本面與美國數據:
雖然歐元區自身數據強勁,但目前驅動歐元兌美元走勢的關鍵變量,更多地來自大西洋彼岸。本周,美國將密集公布關鍵勞動力市場和商業活動數據,其中最受關注的非農就業報告(NFP)將成為市場的「勝負手」。
根據CME的FedWatch工具,市場目前預計美聯儲在9月降息25個基點的可能性接近90%。如果本周公布的非農數據表現不佳,例如出現「大幅低於預期」的情況,市場可能會進一步押注美聯儲實施更大幅度的降息,甚至可能將50個基點的降息重新納入考量。這將直接利空美元,從而為歐元提供上行動力。
相反,如果美國數據表現強勁,可能會動搖市場的降息預期,從而支撐美元,對歐元兌美元的上漲構成阻力。因此,市場在技術面強勢突破的同時,也在謹慎等待美國數據的最終指引。
市場展望:技術面支撐下的多頭博弈
綜合來看,歐債市場的短期壓力與歐元兌美元的技術性強勢構成了當前市場的核心矛盾。在歐債收益率持續走高的背景下,歐元並未顯現出疲軟,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對歐元區經濟基本面的信心。
展望未來,歐元兌美元的走勢很可能將延續當前的技術面主導趨勢,即維持上行風險。下方的關鍵支撐位位於1.1655至1.1660區間,這是200小時移動均線所在的位置。更遠的支撐則在1.1580至1.1600附近。
上行方面,如前所述,1.1740至1.1750區間是當前的直接阻力,突破后則將劍指1.1830的年內高點。市場的多頭力量正在集結,但最終能否成功突破,仍需看本周美國數據的臉色。市場參与者需密切關注非農報告以及其他美國經濟指標的發佈,以確認歐元兌美元的下一步方向。短期內,歐元兌美元的走勢將是一場技術面與基本面,特別是與美國數據博弈的精彩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