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9月1日),歐洲時段美元/日元圍繞147.00窄幅盤整。日內美元指數DXY一度回落至97.55附近,但匯價並未順勢走弱,反映出日元同樣偏弱、兩端對沖的格局正在主導短線波動。
基本面
美元近期承壓的主線來自政策預期的再定價:市場對美聯儲9月降息的預期「坐實」,且多位官員——包括主席鮑威爾——明確指出,就業降溫帶來的下行風險上升,政策利率現已具備下調條件。與此同時,美國對外加征關稅的持續性出現不確定性——上周聯邦上訴法院認定特朗普政府以緊急法為依據的部分關稅安排「非法」,事件本身雖屬法律程序層面,但其所引發的政策可持續性疑慮,進一步壓低了美元的風險溢價。展望本周,非農、職位空缺、失業救濟等一攬子勞動力市場指標,以及8月ISM數據將給出更直接的「冷熱」讀數;若就業繼續邊際放緩,將鞏固降息共識並抑制美元反彈強度。
日元側,市場對日本央行年內二次加息的信心不足。儘管美日之間的貿易協定已敲定,日本央行委員上周仍強調「仍有諸多不確定性」,並指出美國關稅政策正在壓制日本「企業與居民的情緒」。這意味着,除非薪資與物價同步抬升的證據顯著增強,否則日本央行維持耐心與漸進仍是大概率場景。在利差未實質性收斂之前,日元的系統性走強仍欠缺催化。
技術面:
從日線圖看,美元/日元處於「布林帶擠壓」后的橫盤收斂期。當前布林中軌在147.748,上軌149.435,下軌146.062;K線近兩周圍繞中軌一線來回震蕩,顯示趨勢動能不足、以箱體波動為主。
結構上,匯價一度沖高至150.914,隨後回撤併在8月形成更窄的整理區;更早前低點位於139.887,奠定了中期上升趨勢的「高低點抬升」框架。橫向價位上,布林下軌146.062形成重要支撐;上軌149.435構成阻力區間,心理位150.00上方又疊加150.914的高點,層層壓制。
指標共振方面,MACD顯示DIFF為-0.022、DEA為0.097、MACD柱為-0.238,DIFF位於DEA下方且雙線靠近零軸,為「弱空但未擴散」結構,動能偏空但缺乏趨勢推進。RSI(14)為48.609,微弱低於50的中性偏弱狀態,配合布林帶寬度收窄,說明波動率處於壓縮階段,方向選擇尚未完成。
綜合判斷:147.748(布林中軌)是當下平衡點;若有效下破146.062支撐帶,箱體將向下打開並指向143.600一線的日線結構位;若向上突破148.50並企穩中軌之上,才有進一步試探149.435/150.00/150.914的空間。鑒於RSI與MACD均指向「震蕩偏弱」,第一反應仍是區間內的均值回歸與假突破風險。
後市展望
短線(本周): 基線情景是「數據驅動的區間突破」。若美國就業與ISM持續降溫,DXY在97.55附近的弱勢延續,則美元/日元需要藉助「美元走軟+技術下破」雙重驅動,才能跌穿146.062;一旦日線收盤明確落於下軌下方,價格將指向143.60。但若數據韌性高於預期、或日本央行口徑繼續偏謹慎,匯價可能再度回到147.748上方並挑戰148.50/149.435,隨後才決定是否對150.00—150.914區形成回測。考慮到當前布林帶擠壓與RSI中性,首輪突破更易出現假突破,需防「上破回落」或「下破回抽」的回測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