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9月4日),亞歐時段現貨黃金高位一度回調逾1%,結束了七連陽,金價快速回調歸功於近期黃金連續創歷史新高漲勢后獲利了結需求。無獨有偶,全球債市近期接連遭遇拋售,利率狂飆,黃金的上漲和債券的拋售正釋放出潛在危險的徵兆,即便眼前暫不會觸發系統性風險,也已為近年來收益頗豐的資本市場敲響警鐘。當前全球債市雖在大跌后略有企穩,但長期收益率仍觸及新高,各國財政隱憂仍如烏雲密布,未見消散。
日本政治變動推升財政擔憂,長債收益率創歷史新高
9月3日全球主要債市整體企穩,但日本場市因政治變動疊加財政擔憂,成為顯著承壓的一環。日本首相石破茂的盟友、自民黨幹事長森山裕表態請職后,市場對日本政局穩定的擔憂再度升溫,直接推動日本3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周三升至遠高於3%的歷史新高。
儘管全球債市短期止跌,但日本長期借貸成本的飆升,凸顯出市場對其財政可持續性的信心不足。
英國與法國:債務與政治挑戰交織,債市匯市同步承壓
英國與法國的債市在周二已率先出現大幅波動,周三雖隨全球債市略有緩和,但深層壓力仍未解除。
英國:周二英國國債收益率大幅上升,英鎊同步遭遇暴跌。此前的周一,英國首相斯塔默(KeirStarmer)改組高級顧問團隊想要直接下場干預財政預算,而在英國債務高企且經濟增長緩慢的背景下,財政挑戰再次成為市場焦點。
周三英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曾短暫升至約5.75%,創下1998年以來的高點,雖當日最後下跌7個基點(因債市恢復部分穩定),但長期壓力未減。此外,英國政府周三明確將於11月26日公布預算,投資者目前仍臆測預算中可能包含加稅措施,而這一預期恐進一步抑制英國本就疲軟的經濟增長。
法國:周二法國國債收益率同樣大幅上升,核心矛盾集中在財政改革與政治博弈的衝突。法國總理貝魯(FrancoisBayrou)為推進減債計劃,宣布將於9月8日舉行信任投票,市場普遍預計他將在此次投票中敗北,這意味着法國減債進程或遇阻,財政壓力進一步加劇。
對此,CreditSights投資級和宏觀策略主管ZacharyGriffiths表示:「全球對財政前景的重新關注似乎每隔幾周就會發生一次。英國和法國昨天成為焦點。」
長債高位運行,歐元區財政債務缺口難化解
除英、法外,歐元區其他主要經濟體的債市也處於「高位承壓」狀態。周三歐元區債券收益率雖有所下降,但30年期德國國債收益率仍接近14年高點,30年期法國國債收益率也維持在2009年以來的高點附近,長期借貸成本高企的現狀未發生根本改變。
對於當前全球長債市場的跌勢,德意志銀行首席執行官澤溫(ChristianSewing)周三直言:「真正彌補債務增加所需的經濟改革還很欠缺,資本市場也看到了這一點。」
這一評論點出了核心矛盾——當前許多國家面臨支出需求上升的壓力,計劃擴大發債規模,而減赤努力又遭遇政治層面的阻力,債券收益率的上升無疑是「雪上加霜」,進一步加劇了財政與債市的惡性循環。
美國承受就業數據不及預期等多重壓力,美債承壓
作為全球金融體系公認的「基石」,美債市場既面臨長期壓力,也因短期數據出現階段性緩和,呈現「雙向拉扯」態勢。
一方面,美債市場持續承受多重壓力:市場對美國高債務的擔憂、關稅對通脹的潛在影響,以及對美聯儲獨立性的質疑,均在擾動投資者信心。周三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升至5%的重要關口,為7月中旬以來首次突破該水位,投資者普遍認為,5%的收益率水平可能對風險資產造成衝擊。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三表示,若在最高法院關稅案中敗訴,美國或需「解除」與歐盟、日本、韓國等的貿易協議,且將「遭受巨大損失」
另一方面,短期數據為美債收益率降溫:美國7月職位空缺數據下降,反映出勞動力市場呈現疲軟態勢,這一信號顯著增強了市場對美聯儲在本月晚些時候實施降息的預期。受此影響,30年期美債收益率隨後回落,當日收低7.2個基點,報4.898%。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10年期收益率相當穩定,這表明事情並沒有分崩離析。總體而言,美國相對於其他發達債券市場的表現其實相當不錯,至少從10年期的角度來看是如此。
但美債的長期壓力仍存——分析師指出,若特朗普此前推出的關稅被認定為不合法,美國政府可能不得不放棄這部分關稅收入,這一擔憂將進一步增加美債市場的不確定性。
機構點評
L&G資產管理部門主管烏代·帕特奈克指出,收益率上升反映部分發達經濟體財政不佳,當前需大幅減支或增收入以應對。
Neuberger投資組合經理FredRepton指出:「從短期來看,本周大量債券發行是推動周二債市大跌的重要誘因之一,周二是歐洲債券銷售創紀錄的一天」;美國市場同樣如此,周二美國投資級公司債市場至少有27家發行人選擇發債,目的是抓住當前信用息差接近歷史最低水平的有利窗口,同時避開美聯儲9月會議可能引發的市場波動。
但FredRepton也強調,短期發債因素並非核心矛盾:「雖然這可能是周二大跌的一個主要原因,但市場參与者再次把注意力集中在赤字和政治風險上,而且這一主題可能會持續到今年年底。」這意味着,即便短期債市企穩,長期來看,各國財政赤字高企、改革滯后、政策不確定性等問題,仍將是擾動全球債市的關鍵變量——正如黃金上漲所傳遞的預警,資本市場需持續警惕財政風暴的潛在衝擊。
總結
黃金上漲,全球債市暴雷,可能是某種預兆,即便未來不會發生系統性風險,也給近來年收益頗豐的資本市場敲響了警鐘。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對長天期債務的拋售直接提升了長天期的國債收益率,這類國債收益率恰恰是企業發債、房貸利率的 「定價基準」,在增加了企業融資成本的情況下同時壓縮了政府進行貨幣、財政政策干預的難度。
為了讓降息達到效果,央行不能只調短期利率,還需額外出手 「壓低長期收益率」,這會壓縮政策操作空間,且帶來新的風險。
同時各國政府債務高企使其需要同時處理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和政府債務問題,使未來各國經濟的發展出現更多不確定性。
後續各國國債利收益率曲線的陡峭情況以及各國面對的現實問題,以及美國後續發佈的就業數據都需要交易員去密切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