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需求推動金價升至每盎司3600美元以上的歷史新高,但黃金並不是唯一一種吸引市場關注的貴金屬。一家大型銀行表示,白銀的上漲勢頭最終可能會推動銀價升至每盎司50美元以上的新高。
道明證券(TDS)的高級大宗商品策略師Daniel Ghali在上周五的一份報告中警告投資者,白銀似乎正進入本輪周期的最後階段,投資者興趣重燃推動的需求正在吞噬剩餘的地上庫存。
Ghali表示,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金庫中的自由浮動庫存可能會在七個月內枯竭。
他表示:「如果投資需求回升,就像我們在之前的寬鬆周期中看到的那樣,庫存可能在四個月內耗盡。在多年的結構性赤字背景下,全球庫存持續減少,而大型主題應該會繼續吸引資本進入貴金屬ETF,加劇了這種情況。」
這家加拿大銀行自2024年4月以來一直看漲白銀,當時該行首次注意到LBMA的白銀庫存受到強勁工業需求的擠壓。
根據白銀協會2025年的預測,全球白銀市場預計將連續第五年保持供應短缺,總計1.176億盎司。
道明證券在其官方預測中預計,第四季度白銀均價在每盎司37.50美元左右。然而,目前的價格遠高於分析師的目標價位。現貨白銀當前交易價超過每盎司41美元,銀價目前處於14年來的最高水平。分析師指出,唯一的主要阻力位是50美元的歷史高位。
Gahli表示:「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當我們看到這種融漲時,很難確定價格會發生什麼變化。我認為,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我們可能很容易看到每盎司50美元的價格。按照目前的勢頭,這就是價格的走勢。」
由於市場已開始積極預計美聯儲將重啟寬鬆政策,投資者對白銀的興趣最近幾周有所升溫。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聯儲觀察工具的數據,市場目前預計本月晚些時候降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接近10%,而一周前市場沒有考慮到這種可能性。
至於怎樣才能讓銀價降溫,Gahli表示,市場的基本供需動態需要重新平衡。他指出,要重新平衡全球市場,就需要潛在的經濟衰退,加上銀價上漲。
但他補充說,他不知道這種情況會是什麼樣子。考慮到白銀在全球經濟的關鍵領域(包括不斷發展的綠色能源轉型)的關鍵作用,只有出現嚴重衰退才能抑制工業需求。
與此同時,他表示,銀價可能要大幅走高才能吸引新的供應。
他說:「從歷史上看,如果你期望從價格角度看到市場再平衡,那麼打擊往往比人們預期的要高得多。」
儘管道明證券仍極度看好白銀,但Ghali表示,在當前環境下,白銀的表現可能難以超越黃金。他解釋說,黃金可能會繼續領跑,因為央行需求仍是支撐黃金的關鍵支柱。
雖然今年以來銀價上漲了43%,但金價的漲幅卻相對接近。金銀比率仍遠高於歷史平均水平,目前略低於88點。

現貨白銀日線圖 來源:易匯通
北京時間9月9日13:27 現貨白銀 報 41.40 美元/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