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好環球
財務
雖然存在著一定的誇大成分,但金融市場的確有諸如“點石成金”、“天降橫財”、“一夜榮華”等奇跡財富故事。正因為如此,金融市場幾乎成為每一個人都嚮往的“夢劇場”,同時也順應誕生了針對金融市場的分析方式和方法。
玩金融先學技術分析,這是每一個追夢者進入金融市場的必經之路。從蠟燭圖成為全球金融市場分析標準圖形以後,出現了許多技術分析經典,如道氏理論、波浪理論、江恩理論、亞當理論、混沌理論……
從特點上看,道氏理論注重趨勢、波浪理論強調結構、江恩理論青睞時間、亞當理論押寶指標、混沌理論則選擇量化。上述這些理論如雷貫耳,現實中每一個交易者都必然會在交流中不知不覺地談理論。
只是,理論終究是理論,在現實的交易中,投資者是無法直接照搬上述這些理論而獲得收益的,甚至還有可能在這些理論的指導下犯下“形而上學”的錯誤,損失慘重。
這就是我們聽到的那句靈魂的拷問:道理都懂,但就是過不好這一生。
原因是什麼?沒錯,就是“實踐是檢驗理論含金量的唯一標準”。沒有經過實踐檢驗的只能稱之為理論,通過實踐檢驗的才能稱之為真理(道理)。
對大多數人而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家深有感觸,體會很深。鄧小平同志在改革開放之初提出上述觀點,引領我國經濟建設進入騰飛階段,居功至偉。
但是大家知道嗎,這句話實際上是由我們偉大的教員提出並歸納的。
1937年7月,毛主席在《實踐論》中指出: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只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於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
1940年1月,毛主席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指出:真理只有一個,而究竟是誰發現了真理,不依靠主觀的誇張,而依靠客觀的實踐。只有千百萬人民的革命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尺度。
1963年11月18日,在審閱對蘇聯論戰的《五評》的定稿時,毛主席加寫了“社會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是最終定稿。
教員舉世公認的偉大,決勝千裏之外,運籌帷幄之中,是教員的真實寫照。那麼教員是怎麼做到的呢?答案不言自明。
最後,盼望交易者們不要再去對什麼理論、經典咬文嚼字,最重要的是努力儘快找到與自己相匹配的,能夠經得起檢驗的,用於實際交易的真知灼見。
【重要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由第三方合作平臺智庫提供,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自主交易及防詐提示:交易潛在風險,操作必須謹慎。確保交易自主,時刻妥善保管賬號及密碼,杜絕第三方操作。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