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的政策聲明將於當地時間周四下午2:15(北京時間20:15)發佈,半小時后將舉行新聞發佈會。
在歐洲央行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近期表態稱貨幣政策處於「良好狀態」、通脹基本穩定在2%的目標水平后,市場普遍預計歐洲央行將於周四維持利率不變。歐洲央行今日宣布貨幣政策,重申政策「處於良好狀態」,鑒於通脹低迷,管理委員會對市場年底前僅定價一次降息感到滿意。
隨着通脹降溫且歐元區經濟增長乏力,歐洲央行在過去一年中已八次降息25個基點,目前市場預計歐洲央行將把存款利率維持在2%。歐元區7月PMI數據疲軟(製造業PMI預期較低),反映經濟增長放緩,通脹預測2025年2.0%、2026年1.6%,部分歸因於歐元走強和能源價格下跌。
道富投資管理公司高級投資策略師德斯蒙德·勞倫斯表示:「在過去12個月大幅降息后,歐洲央行希望暫停並重新評估政策是可以理解的。鷹派官員認為利率已接近中性水平,因此聲音愈發響亮;而另一些官員則考慮到迫在眉睫的貿易風險,希望保留一定政策靈活性。」
歐洲央行部分成員對歐元強勢(2025年以來歐元/美元升值13%,升至1.18,為四年高點)異常直言不諱,可能在今日溝通中提及外匯評論,因歐元強勢加劇通脹低迷。
彭博社調查的經濟學家目前認為,歐洲央行今年將再降息一次25個基點,最有可能在9月的會議上實施。
若歐洲央行避免評論歐元強勢、保持指引不變,且9月降息預期降低,歐元/美元可能突破1.180。
然而,這一政策軌跡可能受到歐盟與美國能否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設定的8月1日截止日期前達成貿易協議的影響。一些報告表明,美歐貿易協議即將達成,遵循日本模式,對歐盟出口徵收15%關稅,可能緩解歐元區經濟壓力。
分析師指出,若未能達成協議,美國對歐盟出口商品加征更高關稅可能抑制經濟增長;同時,近期歐元走強將降低歐元區進口成本,帶來通縮效應,這兩方面因素或促使歐洲央行進一步降息。然而,考慮到特朗普對外匯操縱的敏感性,ECB可能避免直接評論歐元匯率,以免影響美歐貿易關係。
荷蘭國際集團(ING)全球宏觀經濟學主管卡斯滕·布雷斯基表示:「考慮到財政刺激可能引髮長期通脹上升而非下降的風險,歐洲央行在當前節點將極不情願採取預防性降息。」
2025年以來,歐元/美元已升值13%;與此同時,利率下降推動斯托克歐洲600指數同期上漲8.3%,漲幅超過標普500指數(SPX)的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