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中旬天然氣觸及4.69美元的階段性高位後,受特朗普關稅政策與季節性需求回落雙重影響,美國天然氣期貨價格開啟下行通道,其價格逐步走弱最低觸及3.33美元關口。
關稅大戰如火如荼 天然氣價格或承壓
4月初,特朗普政府實行的“對等關稅”政策引發全球貿易震盪,儘管後續宣佈暫緩90天執行,但政策陰影仍持續籠罩市場。作為全球最大LNG出口國,美國與主要貿易夥伴的天然氣貿易面臨嚴峻挑戰。隨著東方大國、歐盟等經濟體對美實施反制措施,LNG領域極有可能成為關稅交鋒的焦點。一旦多國轉向中東或俄羅斯等地區購買天然氣,無論是俄羅斯管道氣重新回歸市場,還是美國的天然氣因關稅壁壘導致的滯銷,都將對國際天然氣價格形成顯著壓制。
LNG產能擴張 供給端穩步增長
當前美國天然氣市場呈現“鑽井數平穩、產量回升”的特徵,EIA最新能源展望報告亦上調2024年產量預期。根據Rystad Energy預測,2024—2030年全球LNG液化產能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從2023年的4.6億噸攀升至2030年的8.5億噸以上,北美地區增量占全球的40%以上。
值得關注的是,俄烏衝突爆發之後,歐洲顯著減少對俄羅斯管道天然氣進口量,歐盟主要減少了俄羅斯管道天然氣的進口量,2024年較2021年減少約1106億方,降幅為76.9%。當前美國就俄烏衝突跟俄羅斯和烏克蘭進行多輪談判,俄烏衝突有可能在可預見的未來達成停火,美國方面也釋放了信號,有可能在能源方面逐步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一旦俄羅斯的天然氣再度回歸市場,天然氣價格在供給端比較寬鬆的情況下,其價格恐將維持弱勢偏弱調整。
需求淡季來臨 天然氣偏弱勢
從季節性規律看,北半球即將迎來夏季,這是天然氣傳統的需求淡季;從區域需求結構分析,2025年一季度中國LNG進口量同比大幅下滑21%,主要受暖冬氣候、經濟增速放緩及管道氣進口增加(同比增長9%)的綜合影響。日本和韓國的天然氣需求在今年第一季度表現平平,並不亮眼,而歐洲雖因低溫與風電出力下降帶動天然氣發電需求階段性回升,但難以扭轉整體需求弱勢。
百利好特約智昇研究資深分析師辰宇認為,天然氣市場供需逐步趨於寬鬆將是大概率事件。IEA在《2024年世界能源展望》中預測,在STEPS情景(2.4°C升溫幅度)下,2030年全球LNG過剩產能將達130億立方米,占全球液化產能的15%;APS情景(1.7°C升溫幅度)和NZE淨零排放情景(1.5°C升溫幅度)下,過剩壓力更為顯著。
技術面看,周線上,行情強勢下行且收陰線,同時連續多周呈現下行走勢,顯示行情較為弱勢。指標上看,行情下破20日均線,短期進一步下行的概率比較大,短期天然氣價格有機會測試下方3美元一線的風險,第二季度末天然氣價格有機會挑戰下方2美元低位。
【重要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由第三方合作平臺智昇提供,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本文出自百利好,轉载請注明。
自主交易及防詐提示:交易潛在風險,操作必須謹慎。確保交易自主,時刻妥善保管賬號及密碼,杜絕第三方操作。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