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周四(2月13日)宣布了一項重大政策調整,計劃通過提高關稅至與其他國家相同的水平,並抵消非關稅壁壘,以縮小美國高達1.2萬億美元的商品貿易逆差。這一「對等關稅」計劃可能最早在4月初實施,涉及186個國家和17,000多種進口商品,或將引發全球貿易格局的巨變。
對等關稅的核心內容
特朗普責成商務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等部門,重新計算美國對每個國家的關稅稅率,目標是實現關稅對等。
例如,巴西對美國乙醇徵收18%的關稅,而美國對巴西乙醇幾乎免稅。根據新計劃,美國可能將稅率提高至與巴西相當,或要求巴西降低稅率。
重點目標國家
白宮官員表示,對美貿易順差較大或情況「惡劣」的國家將優先成為目標,包括中國、墨西哥、越南、愛爾蘭和德國。
印度的平均關稅稅率高達17%,遠高於美國的3.3%,可能成為重點調整對象。
非關稅壁壘的計算
特朗普的命令要求計算非關稅壁壘的成本,包括法規限制、不公平稅收(如歐盟增值稅)以及中國國有企業的補貼活動。
這些成本將被納入新關稅稅率,白宮官員稱非關稅壁壘的影響甚至超過標準關稅。
實施時間表
美國商務部長被提名人盧特尼克表示,特朗普將在4月1日前做好採取新關稅行動的準備。
商務部、貿易代表辦公室和財政部將提交一系列報告,行政管理和預算辦公室(OMB)將在180天內評估關稅行動的財政影響。
對全球貿易的影響
這一計劃可能引發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尤其是與對美貿易順差較大的國家。
如果美國單方面提高關稅,其他國家可能採取報復性措施,導致全球貿易戰升級。
對美元的影響
短期內,對等關稅政策可能引發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導致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從而支撐美元走強。
然而,如果貿易夥伴採取報復性措施,可能削弱美國出口競爭力,加劇貿易逆差,對美元形成下行壓力。
長期來看,政策成功與否將取決於其能否有效縮小貿易逆差。若成功,可能提振美元;若失敗,則可能拖累美元。
總結
特朗普的「對等關稅」計劃標志著美國貿易政策的重大轉向,旨在通過提高關稅和抵消非關稅壁壘來縮小貿易逆差。然而,這一舉措可能引發全球貿易摩擦,尤其是與對美貿易順差較大的國家。未來幾個月,全球貿易格局或將因美國的這一政策調整而面臨巨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