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奧斯汀·古爾斯比周三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他預計未來12-18個月內美國基準利率將「大幅降低」,可能從當前4.25%-4.50%區間降至4%以下。
作為今年美聯儲利率設定委員會的投票成員,古爾斯比同時指出,由於經濟不確定性增加,下一次降息的時機可能比預期更晚。他強調,在當前環境下,謹慎觀望是應對不確定性的正確策略。
古爾斯比對《金融時報》表示:「當空氣中瀰漫塵埃時,『等待和觀察』是面對不確定性時的最佳選擇。若市場開始預期更高通脹,那將是我在決策中的一大紅色警戒區域。」
美聯儲3月初的政策會議決定維持基準利率在4.25%-4.50%,並暗示年內仍有可能降息。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隨後表示,特朗普總統的關稅上調政策將延緩今年通脹下降的進程,但其影響預計是短暫的,物價壓力會迅速傳導並消退。

古爾斯比的表態與鮑威爾一致,反映出美聯儲對經濟前景的審慎樂觀態度。
市場數據顯示,美國核心通脹率自年初以來徘徊在3.5%左右,高於美聯儲2%的目標。古爾斯比警告,若市場對通脹預期升溫,可能迫使美聯儲重新評估寬鬆節奏。他指出,當前經濟復蘇勢頭雖存,但貿易政策及全球不確定性為前景蒙上陰影。
據市場調查顯示,經濟學家李娜認為:「古爾斯比的言論表明美聯儲對降息持開放態度,但節奏將高度依賴通脹數據和貿易政策效應。」
美聯儲今年已降息一次,從2024年底的4.75%-5.00%下調至當前水平。古爾斯比的預測暗示,未來18個月內利率可能再降50-75個基點,但具體時點取決於經濟表現。
3月會議后,聯邦基金期貨顯示,市場預計6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約為60%,反映出投資者對政策路徑的分歧。
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詹姆斯·霍爾特表示:「貿易關稅可能短期推高進口成本,但若亞洲大國需求疲軟,通脹壓力或迅速消退,美聯儲仍有降息空間。」

技術面上,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在3月維持在4.1%附近,若降息預期升溫,可能回落至3.8%。美元指數本季度已下跌至4%,部分受寬鬆預期影響。古爾斯比的「塵埃」比喻凸顯了美聯儲在通脹與增長間的平衡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