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好環球

財務

打開
返回

美聯儲決策將被「數據+特朗普」夾擊?本周見分曉

智昇 資訊
2025-07-14 18:50:01
2025年夏季,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憑藉關稅言論攪動全球市場情緒。他近日威脅將自8月1日起對來自歐盟與墨西哥的進口商品徵收30%的高額關稅,並強調若對方採取報復措施,將引發更嚴厲的稅負回應。儘管措辭強硬,但市場對此反應卻顯得異常冷靜。部分分析指出,這種「言重而行輕」的政策路徑已在過往多次展演,被交易員總結為「TACO交易」(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模式。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歷史上,特朗普在關鍵關稅決策節點屢次延後措施。例如今年4月曾宣布對多國實施「對等關稅」,但最終連續兩次延期執行,至今仍未真正落地。由此,市場逐步形成一種路徑依賴,即即便關稅政策聲勢浩大,實際落地力度卻有限。然而,分析警告,若此次「威脅」變成「執行」,市場可能遭遇風險定價的突發錯位,尤其在流動性邊際收緊、通脹與增長前景分化的背景下,結構性調整風險不容忽視。

CPI數據揭示通脹是否重燃
7月15日,美國即將公布6月CPI數據,市場尤其聚焦核心CPI的表現。預測數據顯示,同比增幅可能從前月的0.1%跳升至0.3%。這將是判斷通脹是否步入新一輪上行周期的關鍵節點。儘管當前美國加權平均關稅水平已顯著提升,但整體通脹並未全面爆發,部分原因在於企業和零售商通過提前進口、壓縮利潤等方式對沖成本壓力。

不過,這種「內吸型」緩衝機制終將面臨極限。一旦核心CPI持續走高,將大幅強化市場對美聯儲再次收緊政策的預期,從而在匯率層面提振美元,並進一步推高美國實際利率水平。分析指出,通脹與政策路徑的互動將成為未來數月金融資產波動的主軸。

英國通脹結構性粘性難解
英國6月CPI數據將於7月16日公布,核心CPI此前已連續兩個月維持在3.5%的高位,遠高於英國央行設定的2%通脹目標。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高通脹並未伴隨明顯的經濟增長,反映出英國經濟正面臨典型的「滯脹」格局。

分析認為,此次數據若進一步走高至4%附近,可能強化加息預期,對英鎊構成支撐;但若意外回落至3%以下,則緩解政策壓力,同時也可能令市場重新評估英國經濟基本面疲弱的風險。

PPI數據暴露供給端通脹積壓
同樣在7月16日,美國將公布6月PPI數據。儘管該數據對市場短期反應的驅動力不如CPI,但其對美聯儲關注的PCE指標存在前導關係。上月核心PPI同比已高達3%,大幅超過聯儲的2%目標區間。若6月數據延續上行趨勢,可能說明企業已難以繼續吸收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轉而通過提價傳導至消費端。

分析認為,PPI上行將為通脹持續性提供更多實證支持,加大政策制定者維持緊縮立場的壓力。在當前外部不確定性與內部通脹並存的背景下,供給側通脹壓力尤其值得警惕。

零售銷售數據決定經濟動能
7月17日,美國將發佈6月零售銷售數據。儘管5月整體零售銷售環比下降0.9%,但控制組數據上漲0.4%,表明核心消費活躍度仍在維持。6月數據預期為持平(0%),若實際表現低於預期,或反映出消費信心與動能的下滑,對經濟增長預期構成壓制。

當前市場對「軟着陸」的預期仍佔主流,但若消費數據接連走弱,將對這一預期形成反向衝擊。分析認為,控制組表現將決定市場是否繼續押注經濟韌性,或開始為增長乏力定價。

消費者信心釋放情緒信號
7月18日,美國密歇根大學將公布7月初步消費者信心指數。6月該指數從50反彈至60.7,主要受益於油價穩定與就業市場相對穩健。當前市場預期該指數將進一步小幅上揚,延續反彈態勢。

不過,消費者信心作為「軟數據」在解釋實際消費行為方面存在一定滯后,其主要作用在於反映情緒面與市場預期的邊際變化。分析指出,若指數意外回落,可能成為短期內市場波動的「情緒觸發器」,尤其在宏觀數據不確定性顯著上升之際。

政策表態主導短期方向
雖然本周宏觀數據密集,包括CPI、PPI、零售銷售與消費者信心指數,但分析認為,相較具體數據本身,特朗普的政策表態才是影響市場行為的決定性因素。過去數輪「TACO交易」已使市場逐漸麻痹,一旦政策落地力度超出預期,交易員可能面臨定價體系的再構重估。

當前階段交易員更關注政策風險而非短期經濟數據本身,尤其在全球通脹路徑不確定、央行政策分歧加大的環境下,政策的「突發性」將成為金融市場新的主變量。
分享至:
上一篇

技術分析:黃金近期反彈能否持續?

黃金四連陽之後,會否上破「心魔」3450?

下一篇
投資現在 成就未來
24x7
客戶支援
30+
交易產品
100+
每天行情分析
成為百利好專屬會員
免費體驗產品交易

自主交易及防詐提示:交易潛在風險,操作必須謹慎。確保交易自主,時刻妥善保管賬號及密碼,杜絕第三方操作。 了解更多

在線咨詢
下載APP
智昇直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