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風雲變幻的2025年,美聯儲的決策動態始終牽動着市場神經。周二(7月15)日,波士頓聯儲主席柯林斯在華盛頓全國商業經濟協會會議上發表重磅講話,明確表示在當前經濟環境下,美聯儲並不急於調整基準利率。與此同時,她還透露,儘管特朗普政府的貿易關稅政策引發了通脹壓力,但其實際影響可能遠沒有市場先前擔憂的那樣嚴重。這一表態不僅為投資者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也為美聯儲未來的貨幣政策走向增添了更多可能性。
美聯儲的「積極耐心」策略:不急於降息的背後邏輯
柯林斯在演講中直言,當前全球和美國經濟正處於高度不確定性之中,制定合適的貨幣政策極具挑戰性。然而,她強調,美國經濟整體依然保持穩健,這為美聯儲提供了寶貴的時間窗口,讓決策者能夠從容分析最新的經濟數據,而不必急於採取行動。她提出了一種「積極的耐心」貨幣政策態度,意味着美聯儲傾向於在短期內維持現有利率水平不變,密切觀察經濟走勢后再做進一步決策。
這種謹慎的立場反映了美聯儲對當前經濟形勢的複雜判斷。一方面,美國經濟在過去一年中展現出較強的韌性,消費支出和企業投資依然穩固;另一方面,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如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貿易政策的變化,為經濟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柯林斯的表態表明,美聯儲希望在獲得更清晰的數據指引前,避免倉促調整利率,以免對經濟造成不必要的波動。
關稅影響被高估?通脹壓力或可控
特朗普政府自上台以來推行的貿易關稅政策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關稅的實施直接推高了部分進口商品的價格,引發了通脹上升的擔憂。然而,柯林斯在講話中指出,關稅對經濟的實際影響可能沒有市場此前預期的那麼嚴重。她提到,儘管關稅確實導致部分商品價格上漲,但企業和家庭的財務狀況依然穩健,足以應對價格的上升。
柯林斯進一步分析,企業可能會通過壓縮利潤率來吸收部分關稅成本,而消費者在面對價格上漲時,仍然保持了較高的支出意願。這種現象表明,關稅對通脹的推動作用可能是短期的,且對整體經濟的負面影響相對有限。她的這一觀點為市場注入了一定信心,緩解了此前對通脹失控的擔憂。
通脹與經濟增長的平衡:核心通脹率或升至3%
儘管柯林斯對關稅影響持相對樂觀的態度,她也坦言,進口價格的上漲將不可避免地推高通脹水平。根據她的預測,核心通脹率(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通脹指標)可能在2025年底前升至約3%。與此同時,關稅的連鎖反應可能對經濟增長和就業市場造成一定程度的抑制。
不過,柯林斯強調,通脹上升的幅度和持續時間仍存在不確定性。企業通過調整經營策略、優化供應鏈等方式,可能會有效緩解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此外,消費者信心的持續高企也為經濟增長提供了支撐。因此,關稅對勞動力市場和整體經濟的衝擊可能比預期更為溫和。
美聯儲內部的分歧:降息還是繼續觀望?
目前,美聯儲的基準利率維持在4.25%至4.50%的區間。市場普遍預期,在即將於7月29日至30日召開的貨幣政策會議上,美聯儲將繼續按兵不動,維持現有利率水平不變。柯林斯的講話進一步強化了這一預期,她的態度代表了美聯儲內部的主流觀點——在經濟數據尚未完全明朗之前,保持觀望是更為穩妥的選擇。
然而,美聯儲內部並非鐵板一塊。美聯儲理事沃勒和負責監管事務的副主席鮑曼近期表示,如果關稅引發的通脹被證明僅為一次性衝擊,他們不排除在7月會議上支持降息的可能性。這種分歧反映了美聯儲在面對複雜經濟環境時的不同考量:一方面要遏制通脹壓力,另一方面又要避免過早收緊政策對經濟增長造成傷害。
未來展望:美聯儲如何應對特朗普的貿易政策?
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以其多變性和不可預測性着稱,這無疑為美聯儲的決策增添了更多複雜性。柯林斯在講話中提到,美聯儲目前正密切關注貿易政策的最新動態,以評估其對經濟的長期影響。關稅的規模、實施範圍以及持續時間都將直接決定其對通脹、就業和經濟增長的具體衝擊。
與此同時,全球經濟環境的演變也將對美聯儲的政策路徑產生深遠影響。柯林斯的「積極耐心」策略表明,美聯儲希望通過靈活的政策框架,在通脹控制和經濟增長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的表現將成為美聯儲決策的關鍵依據,而市場也將密切關注美聯儲如何在不確定性中穩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