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亞洲時段,日元在製造業數據疲軟的打壓下繼續走低,推動美元/日元升至148關口。最新公布的9月日本製造業PMI降至48.4,創六個月以來最大降幅,也意味着過去15個月中已有14個月處於收縮區間。
這一結果凸顯了日本經濟復蘇的乏力,令投資者對日本央行(BoJ)加息時點的預期進一步推遲。

儘管如此,日本央行內部對退出超寬鬆政策的呼聲正在增加。上周的利率決議中,就有兩名委員投票反對維持利率不變,這顯示出內部存在一定加息壓力。
與此同時,10月自民黨黨首選舉也被視為潛在的不確定性,若鴿派人選獲勝,可能推遲緊縮進程。不過,市場仍在定價10月加息25個基點的可能性,與美聯儲的鴿派基調形成對比,為日元提供一定支撐。
另一方面,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重申在抗擊通脹和保護就業之間需保持謹慎平衡,強調過度寬鬆或導致政策逆轉。相關言論令美元結束連續兩日下跌,吸引部分買盤迴流,從而推動美元/日元走強。
市場參与者正等待美國新屋銷售、二季度GDP修正值和核心PCE物價指數等數據,以進一步確認美聯儲的政策走向。同時,日本東京CPI數據將在本周公布,或影響市場對日本央行的加息預期。
從技術面來看,美元/日元自8月初以來維持在區間震蕩格局,日線指標偏中性,且匯價仍低於200日均線,顯示整體方向性不足。目前上行受制於148.00關口,若突破148.35—148.55區域,則有望測試149.00—149.15一線。
下方支撐位依次在147.20與147.00,若跌破可能進一步下探至146.20甚至145.50—145.45區域。整體來看,匯價短期偏向震蕩,突破方向仍需等待關鍵數據驅動。

編輯觀點:
日本製造業數據疲弱令日元承壓,但政策預期的分化和地緣風險仍為日元提供避險屬性。美元/日元當前處於震蕩區間內,若缺乏新的宏觀催化,短線可能繼續在147—148.50之間整理。市場對東京CPI與美國核心PCE的反應,將決定匯價能否突破盤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