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選總統特朗普將於2025年1月20日正式重返白宮。考慮到他在競選期間和當選后的一些言論,人們越來越多地猜測他的總統任期將如何影響美國的貨幣政策,以及他的總統任期對美聯儲的獨立性意味着什麼。周一,英國國家經濟和社會研究所(NIESR)的宏觀經濟學副主任Stephen Millard與研究員Carolina Garriga教授就特朗普政府上台後美國貨幣政策的變化進行了交談,主要談了三個問題。
1、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對明年的美國貨幣政策可能意味着什麼?
如果特朗普實施他在競選期間提出的政策,我們可以預期明年美國貨幣政策的壓力有兩個來源:通脹上升,這應該會促使美聯儲相應地調整貨幣政策,但也會對美聯儲的利率決定施加政治壓力。
一方面,特朗普議程中的幾項政策極有可能引發通脹。例如,擬議的貿易限制應該會提高最終產品和中間產品的價格。他提議對亞洲大國的進口商品徵收60%的關稅,2023年該國的進口商品將達到4480.2億美元,他還提議對從其他主要貿易夥伴國進口的商品徵收10%至25%的關稅。NIESR的研究表明,僅關稅一項就可能導致消費者價格上漲3.5%至5%。對移民的限制應造成農業、建築和接待服務等某些行業的勞動力短缺,這也將推高勞動力成本,並導致國內生產的商品和服務價格上漲。與此同時,財政議程(減稅、增加支出和可能增加的赤字)應該會加劇這些趨勢。雖然這聽起來與他首任總統任期的議程沒有太大不同,但他的第二任期開始時,債務和通脹水平都高於2017年,這可能會推動美聯儲朝着提高利率的方向發展。
但另一方面,美聯儲可能會發現使用利率來抑制通脹的阻力。特朗普聲稱他應該對貨幣政策有「發言權」。我們可以預期,美聯儲將面臨更大的降息政治壓力,而這對於可靠的貨幣政策來說,通常是個壞消息。
2、美聯儲可能會改變其利率立場嗎?
獨立央行的職責是控制通脹和管理政治壓力,看來美聯儲在這兩方面的工作都將更加艱難。擬議中的措施可能會加大控制通脹的難度,因為潛在的供需衝擊將導致價格上漲。即使這些措施迅速導致價格上漲,美聯儲也可能把價格上漲解讀為價格水平的一次性變化,並相信價格會企穩,從而決定不收緊貨幣政策。但如果受到政治壓力,它可能會被迫採取行動,表明穩定物價的使命不會受到政治干預的影響。
美聯儲控制通脹的能力面臨的一個關鍵挑戰是,政治壓力的增加可能會削弱其控制通脹預期的能力。對美聯儲獨立性合法的質疑,以及對美聯儲決策的挑戰或威脅,都不會安撫家庭和企業的預期。研究表明,對央行及其政策的政治攻擊會導致通脹的上升和持續。在不久的將來,對美聯儲來說,保持信譽將是一項異常艱巨的任務。
3、美聯儲能保護自己的信譽嗎?
自大選以來,美聯儲似乎一直在努力維護自己的信譽。美聯儲主席已經表示,貨幣政策將不會受到政治需求的影響,並表示如果被要求辭職,他不會辭職。但央行官員不應把溝通努力花在聲明他們不會辭職上。這就是為什麼央行獨立性在法律中得到確立,從而在制度上保護貨幣政策不受這些壓力的影響。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沒有明確的理由解除美聯儲主席的職務:美聯儲成員可能會被總統「因由」解職。但對「因由」的司法解釋一直是「效率低下、玩忽職守或瀆職」,也就是說,不是出於政策或政治原因。然而,鮑威爾的任期將於2026年結束,特朗普肯定會提名一位更贊同他的經濟觀點的繼任者。
沒錯,法律可以改變,獨立性可能逆轉。當一個政黨同時控制行政和兩個立法部門時,這似乎更容易。但到目前為止,要求改革美聯儲的呼聲並不強烈。美聯儲在金融體系中根深蒂固,並得到政界、金融界和學術界的支持。此外,儘管公眾攻擊美聯儲,對貨幣問題的認識水平普遍較低,但美國人普遍信任美聯儲,在某些情況下與其他機構和聯邦機構相比更加信任美聯儲。經過調查發現,超過一半的受訪者支持美聯儲目前的獨立性水平,甚至會支持提高獨立性。在這種背景下,正式推翻美聯儲的獨立性似乎不僅在經濟上,而且在政治上都是代價高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