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季度,當全球貿易戰的陰雲籠罩市場時,美國三大銀行巨頭卻交出了一份令人意外的成績單。摩根大通、花旗和富國銀行用數據證明:美國經濟的韌性遠超預期,華爾街正迎來新一輪狂歡。但這股熱潮能持續多久?背後又隱藏着哪些風險?
一、經濟"軟着陸"成現實?華爾街集體亮出超預期成績
摩根大通最新財報顯示,其第二季度基礎業務全面開花——凈利息收入同比增長2%至233億美元,交易與投行業務雙線飄紅。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一改往日悲觀論調,公開表態:"美國經濟已實現軟着陸。"更引人注目的是,該行經濟學家撤回了此前"經濟衰退"的預測,轉而認為消費與商業活動展現出驚人韌性。
富國銀行和花旗集團緊隨其後,利潤與收入雙雙突破預期。資產管理巨頭貝萊德更是創下歷史性里程碑:管理資產規模突破12萬億美元大關,顯示市場資金仍在源源不斷湧入。
二、三大引擎驅動華爾街"逆勢增長"
1. 交易業務"因禍得福"
特朗普政府推遲"解放日關稅"的決定,引發二季度初市場劇烈震蕩。但摩根大通交易部門卻抓住機遇,在股市債市波動中賺得盆滿缽滿。隨着企業趁低利率環境大舉發債,投行手續費收入水漲船高。首席財務官巴納姆直言:"這簡直是量身定製的利好場景。"
2. 消費市場"高溫不退"
儘管關稅推高部分商品價格,美國民眾消費熱情未減:摩根大通信用卡消費額增長7%,花旗品牌卡消費提升4%。更令銀行家們驚喜的是,消費者信用卡債務規模擴大並未引發壞賬危機。巴納姆評價道:"從逾期率到就業數據,所有指標都指向健康的消費基本面。"
3.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國會通過的稅收法案如同及時雨,企業稅負減輕直接刺激商業活動。花旗CFO馬克·梅森感慨:"季度初沒人能預料到這樣的結局,美國市場的自我修復能力再次得到驗證。"
三、繁榮表象下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通脹壓力悄然累積
美國勞工部最新數據顯示,6月CPI同比漲幅已達2.7%,較上月明顯攀升。摩根大通測算,若特朗普最新威脅的30%對歐關稅落地,通脹率或將再跳升0.4個百分點。沃爾瑪等零售巨頭已明確表示"漲價不可避免",消費者最終可能承擔70%的關稅成本。
貿易戰"定時炸彈"仍未解除
雖然關稅生效日期推遲至8月初,但特朗普近期接連放話威脅巴西(50%關稅)、歐盟和墨西哥(30%關稅)。富國銀行CEO沙爾夫警告:"市場價格已透支樂觀預期,任何協議破裂都將引發劇烈回調。"
戴蒙的"盛世危言"
儘管承認經濟向好,摩根大通掌門人仍不忘敲響警鐘:"信貸市場過熱、地緣政治風險、通脹失控...這些隱患從未真正消失。"分析師注意到,該行悄悄增加了貸款損失準備金,似在未雨綢繆。
結語
當下的美國經濟宛如一場精妙的平衡術:一邊是稅收改革與消費活力撐起的繁榮圖景,另一邊是貿易戰與通脹構成的危險鋼絲。正如戴蒙所言:"在享受陽光的同時,別忘了帶傘。"這場華爾街的盛夏狂歡,或許正站在季節更替的臨界點上。